-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染料
一 概述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
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
黏着于纤维上。
考古资料显示,染色技术于印度和中东已有超过五千年
历史。当时的染料从动植物或矿物质而来,甚少经过处理。
1856年Perkin发明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使有机化
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20世纪50年代。Pattee和
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
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
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染料已不
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皮革、光电
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
染料的分类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
按状态分
水性色浆 油性色浆 水性色精 油性色精
按用途分
陶瓷颜料 涂料颜料 纺织颜料 塑料颜料
按来源分
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 动物染料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分
活性染料 还原染料 酸性染料 分散染料等
二 染料的重氮化及偶合反应
偶氮染料是染料分子中含有偶氮基的染料统称。在染料生产中所占比重最大,而在偶氮染料生产中重氮化与偶合则是两个基本反应
1. 重氮化
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
ArNH2 + 2HX +NaNO2 → Ar-N2 + NaX +2H2O
重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 无机酸
酸要过量,一般是理论值的2倍左右。酸量不足,生成的重氮盐容易和未反应的芳胺偶合,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称自耦合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ArN2 CL + ArNH2 → Ar-N=N-NHAr + HCL
另外无机酸可使原来不溶性的芳胺变成季胺盐而溶解,同时无机酸浓度的增加也抑制反应中生成的亚硝酸的电离,从而促使重氮化反应的加速。
2. 亚硝酸用量
反应过程中,保持亚硝酸过量,否则会引起自偶合反应。
3. 反应温度
低温进行,有利于重氮盐的稳定,同时亚硝酸也不易分
解。
4. 芳胺碱性强弱
碱性较强的一元胺与二元胺,由于与无机酸生成的铵盐较难水解,
重氮化反应时用酸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溶液中游离胺减少而影响反应。
所以反应时一般用稀酸。
反之,碱性较弱的芳胺,生成的铵盐极易水解成游离芳胺,因此
重氮化反应比碱性较强的芳胺快。必须用较浓的酸,并且要迅速加入亚
硝酸钠溶液以保持亚硝酸在反应中过量。
2. 偶合反应
重氮盐和酚类、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叫偶
合反应,而酚类和芳胺称偶合组分。
Ar-N2CL+ArOH→Ar-N=N-Ar-OH
Ar-N2CL+ArNH2→Ar-N=N-Ar-NH2
偶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1. 重氮与偶合组分的性质
重氮组分上有吸电子取代基存在时,加强了重氮盐的
亲电子性,从而偶合活泼性加大;反之芳核上有给电子取代
基存在,减弱了重氮盐的亲电子性,而使偶合活泼性降低。
2. 介质的PH值
酚或芳胺为偶合组分,PH的增加有利于偶合组分的活
泼形式酚负离子或生成游离的芳胺,有利于偶合反应的进行。
但是随着PH的进一步增大,重氮盐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转
变为反式重氮盐,从而会阻止反应的进行。
ArOH→ArO- + H+ ArN2+ + ArO- →Ar-N=N-ArO-
或 ArNH2固 + H3+ →Ar+NH3溶+H2O
Ar+NH3溶 + H2O → ArNH2溶+H2+O
3. 盐效应
盐效应方程
其中K0 电解质浓度为零时的反应速度常数
KI 电解质浓度为零时的反应速度常数
I 电解质离子强度
ZA、ZB 离子AB所带电荷
4. 反应温度
重氮盐极易分解,故而在偶和反应时必伴随重氮盐分解的
副反应,由于重氮盐分解的活化能大于偶和反应活化能,所
以提高反应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