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docx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北京市第57中学倪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即“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设计注重精选的史料,通过小组探究等形式在初中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逻辑思维和历史语言表述的能力。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本书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主题中的第三课,阐述了东晋的的兴亡、南朝的政治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众所周知,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历经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游牧民族的内迁、永嘉之乱直至西晋灭亡,北方广大人民为逃避战乱,寻找梦中的“桃花源”而纷纷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带来人口与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随着东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加上江南地区自身的自然条件优势,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南朝前期,宋武帝与宋文帝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缔造了元嘉之治,社会安定;但南朝后期的侯景之乱使江南地区遭到破坏,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方处于明显劣势。但是,东晋南朝时期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其农业、手工业与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改变了秦汉时期南北经济很不平衡的状态;这一时期的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历史普遍怀有兴趣和学习热情,他们虽然知道南方的发展晚于北方,但对于江南地区开发的基本史实叙述起来有一定难度,每个班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表述出基本概况。鉴于中国古代史距离他们时间远,需要还原情境,多补充史料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理解,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据此,我将部分难理解的史料以白话形式展现,并设置“最强大脑”活动,通过整合已有知识,进行小组探究,整理历史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锻炼学生阅读理解、逻辑分析、语言表述的能力,同时突破本课重难点。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本课教学内容的相关标准如下: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1.通过材料阅读和分析,知道东晋南朝的政局特点,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相关史实。2.将已有知识整合并进行分析归类,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3.通过观察《南朝经济分布图》,阅读史料,提取历史信息,知道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教学重点】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替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本课一、东晋的兴亡二、南朝的政治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小结:(结构图)“客”从何来: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中国族群都是经历过历朝历代的迁徙而发展至今的。汉族作为我国的主体民族,其实分为八个民系,其中的一大民系叫做客家民系,我们也管他们叫做“客家人”。既然是“客”,那么客从何来呢?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徙源于1700多年前的一次浩劫。迁徙的队伍一路向南,其中一支越过武夷山,到达福建,在两条不知名的河边定居,出于对家乡的怀念,他们将这两条河分别命名晋江和洛阳江。那么迫使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的浩劫又是什么呢?我们要追溯到1700多年前。历经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游牧民族的不断内迁、使西晋王朝走向衰亡。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并且掳走了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5年后西晋灭亡,北方开启了会乱十六国时期,历经这样的浩劫,北方广大人民为逃避战乱,寻找梦中的“桃花源”而纷纷南迁。从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多年间,北方南迁人口在90万以上,占当时全国在编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移民数量多)设问:那么踏上漫漫迁徙之路的有哪些阶层?经过八王之乱的洗礼,日渐凋零的司马皇族在南迁后又将何去何从呢?【探究】请阅读材料并填空,回答“王与马,共天下”的原因。司马睿出于宗室疏属,威望不足,江南士族对他一度持冷淡、观望态度。此时,自北方南渡的一些士族高门竭力拥戴司马睿,经他们的示范和拉拢,江南士族的态度才转向合作,东晋因而得以顺利建立。与西晋相比,东晋宗室凋零,皇帝孑孑孤立于北南士族之间,主要只是作为汉族政权的象征受到推崇。由于具有这样“先天不足”的弱点,东晋政权在相当长时间里一直保持着“ 君 X 臣 X ”的格局。——《中国古代简史》张帆的确如此,东晋元帝司马睿在即位大典上就公然邀请一位叫做王导的大贵族共坐御床,被时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所以,在东晋初年,朝廷注重协调北方与南方大族的关系,同时还有何作为?“侨立郡县,安土定居,生息休养,遂创东晋南朝二百七十年偏安之局。”——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乞活始末)》晋元帝为巩固江东政权,便下诏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