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以至缺氧表现SARS检验所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困难以至缺氧表现SARS检验所见

認識及預防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非典型肺炎) 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湯家耀醫生 2003.03.30 提要 肺炎 非典型肺炎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預防目標和策略 個人預防守則 場所衛生指引 肺炎 肺炎(Pneumonia) 肺實質的炎症 感染性 變態反應性 化學性 物理性 感染性肺炎 病毒 細菌 真菌 原蟲 立克次體 衣原體 支原體 ...... 肺炎的病徵 發熱 咳嗽 咯痰 咯血 胸痛 呼吸困難 大葉性肺炎 小葉性肺炎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 是一個不很確定的術語 原指由支原體(Mycoplasma)引起的肺炎 起病較慢,病情較輕,病程較長 X線徵顯著,而胸部體徵輕微 現有用以泛指包括各種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引致的肺炎 病毒性肺炎 衣原體肺炎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近期先後在亞洲、北美洲、歐洲發生的 病因不明的 嚴重的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最顯著的特徵是 在醫院內傳染性強,迅速引致大批醫護人員染病 毒力較強,相當部分病人迅速出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SARS 臨床表現(根據WHO最新總結) 潛伏期: 通常為2~7天,可短至1天及長至10天 初期: 急起高熱(38oC),可伴有畏寒,頭痛,週身不適,肌肉痛,頭暈等,並可有較輕的呼吸道症狀(咳,咽痛,鼻涕) 肺炎期: 發病3-7天後,可出現乾咳,部份人有血絲痰,氣促,呼吸困難,以至缺氧表現 SARS 檢驗所見(根據WHO最新總結) X線檢查: 初期單側局灶性浸潤 後期雙側廣泛性雲絮狀浸潤 血液檢查: 初期白細胞數正常或下降 後期多有白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 肌酸磷酸激酶及肝轉氨酶可升高 屍檢: 呼吸宭迫綜合徵 SARS 轉歸 病程約兩周,有自限性 幼兒病情較輕,40歲以上及患有慢性病者病情較重 10-20%病人需要插管及機械輔助呼吸 治療: 抗病毒藥 類固醇激素 血清療法 廣譜抗生素 病死率約3-4% SARS 流行病學 時間空間分布 第一波:廣東省,2002.11.16~ 佛山,河源,中山,江門,廣州,深圳,肇慶 第二波:香港特區,2003.02.27?~ 第三波:越南,新加坡,加拿大,台灣 影響所及:美國,德國,英國,泰國...... 廣東七市發病情況(至2月9日) 香港SARS發病情況 香港流行的主要來源 香港流行的主要來源 香港流行的主要來源 香港流行的主要來源 全球發病情況(至3月27日) SARS 流行病學 時間空間分布(2002.11.16~2003.03.27) SARS 流行病學 人間分布 兩性無區別 以25-70歲成人為主 醫護人員及與病人同住的人為最高危組別 發病同其他職業因素如禽鳥或動物接觸等無關 醫護人員感染SARS 至2月9日,廣東省的305名病人中,有105人(34%)是醫護人員 至3月27日,香港的367名病人中,有148人(40%)是醫護人員 有多個由一名病人引致許多醫護人員受感染的例子,醫護人員罹患率可50% SARS 病因 已排除 鼠疫 炭疽 變種流感(包括禽流感) SARS 病因 備選 腺病毒(Adenovirus) 衣原體(Chlamydia) 副黏病毒(Paramyxovirus) 冠狀病毒(Coronavirus) SARS 傳染性和毒力 傳染性不及流行性感冒 通過與病人密切接觸而傳播 醫護人員 家人 其他:辦公室,酒店及大廈(電梯/大堂),飛機 空氣傳播?水型暴發? 有隨著人間傳播而逐漸減弱的趨勢 SARS 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源:病人 傳播途徑: 接觸呼吸道分泌物 吸入飛沫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預防目標和策略 澳門預防控制工作目標 儘可能推遲在澳門出現本地傳播的時間,並儘可能減低其一旦出現時的規模 儘可能減少死亡個案 不發生醫院內暴發 預防策略 基礎策略:收集、匯總、分析和應用有關SARS臨床及流行病學特徵,以及流行進展情況的有關信息 核心策略:管理傳染源 輔助策略: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管理傳染源 病例的早期發現,早期和適當的隔離和治療 對市民和場所管理人的宣傳教育 對醫務人員的指引 申報和轉介機制 診斷和評估機制 隔離設施和制度 治療手段 接觸者管理 切斷傳播途徑 防止病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飛沫及於他人 個人衛生 飛沫 手 場所衛生 空氣流通 環境和物品消毒 保護易感人群 目前並無疫苗,亦無確證有預防效果的西藥或中藥 可通過以下幾項保護易感者 保持良好的體質 實踐良好的個人衛生行為 避免前往人多空氣混濁的地方 在有需要的場合,使用個人防護用具 三度重要防線 第一度:醫院 做好感染控制,防止在醫院內發生暴發 第二度:重點場所 做好場所衛生,防止疾病傳播 第三度:個人 做好個人衛生,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