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防诈骗防盗窃安全教育-数学科学学院-华侨大学.PPT

大学生校园防诈骗防盗窃安全教育-数学科学学院-华侨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校园防诈骗防盗窃安全教育-数学科学学院-华侨大学

【案例】 2016年2月29日,学生张某接到一陌生来电,对方自称XX老师,很着急,说是赶着送礼,问张某能不能借点钱。老师有求,怎能不从。于是,张某拿好银行卡准备到最近的ATM机取款。刚走到宿舍楼门口,对方再次来电称其办公室有客,走不开,要求张某直接转账。张某没有多想,汇款一万多元至对方指定账户。 二、冒充领导、老师 冒充学校领导老师,以借钱、送礼等为由诈骗学生钱款。 事前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事主信息,致电受害人,以“卡单、系统故障、超时”等为由,要求事主协助办理退款手续,一是以办理退款手续为幌子实则诱骗事主进行转账操作;二是发送木马链接,骗取个人信息及验证码从而盗刷银行卡钱款。 【案例1】2015年4月5日,学生陈某报称接“400”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其订购的航班已经取消需要改签。陈某称自己近日确实在网上买了该航班机票,没有怀疑,便按照对方指示到ATM办理改签手续,实际却是进行转账操作,被骗1328元。 三、冒充淘宝客服 案 2015年7月30日,学生刘某收到同学王某QQ发来的消息,对方称在京东网看中一款商品,不贵,480元,拍了订单,因自己账户余额不足,要求刘某帮忙付款。刘某没有怀疑,遂按对方要求扫描QQ消息中的二维码,支付货款480元。事后,刘某与同学电话联系,方知上当受骗。 通常是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需要您特别当心的是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与您聊天,您可千万别上当。 四、盗QQ冒充熟人 例 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广告,以缴纳“手续费”、“材料费”、“培训费”由幌子,诈骗被害人钱款。 2016年3月19日,学生王某报称在网上找兼职的时候,发现一个招聘帖子,内容如下:“时间自由,多劳多得,兼职日结,支付宝结算工作,想赚取请加入YY频道XXX。”王某称招聘内容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主动申请加入YY群。申请加群通过后,对方便以缴纳所谓“培训费”诈骗王某1059元。 案 例 手 段 五、网络兼职 【案例】2016年3月3日,学生江某收到陌生短信,内容如下:“您好,您的包裹经公安机关检查藏有违禁物品,请您拨打如下电话查询。”江某称电话接通后,对方自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称若要自证清白,需要其将银行资金转至安全账户进行审核,协助调查。江某某相信不疑,便将卡内的4800元转到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上。 六、包裹藏毒 不法分子给受害人发送领取包裹的手机短信,随后,对方冒充警察称包裹内藏有毒品,要事主协助破案,并要求事主按对方指示到银行柜员机上进行银行卡存款转账,等事主转账后,卡内存款即被转走。 骗 诈骗分子常以“某知名高校学生”、“调查团成员”等名义,谎称在途中手机、钱包丢失,无法联系当地联系人,采取借用学生手机拨打电话或借钱等手段,趁机骗走手机或钱财。 “ ” 七、利用求助进行诈骗 【案例】 2015年12月29日,学生吴某报称在学校对面商场遇到一男子,对方以自己来自香港,钱包忘带,境外银行卡在国内无法使用,且泉州又无亲友为由,向其借钱救急。吴某信以为真,到附近的取款机取了1000元借给对方。 以销售特价商品为幌子,要求事主线下交易,行诈骗之举。 2016年3月2日,学生霍某报称上网刷网页时,发现一名Q友的QQ空间挂满帖子,内容如下:“本人现有几部苹果手机在售,最新款,欢迎询价。”霍某称自己的手机老是黑屏,最近打算买部新的,看到帖子,很感兴趣,主动与对方联系。询价、议价,双方最后以4500元达成合意。霍某称当日就将货款转至对方指定账户。哪知,当晚对方来电称,手机在海关被扣,需要其再汇款4000元了事。霍某发觉可能上当了,就报警。 案 例 手 段 八、网上销售特价商品 【案例】 2015年10月3日,学生刘某在上网时收到一条QQ消息,消息称其在“中国好声音”活动中被选中二等奖,中奖奖品有13.8万元现金及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随后对方以领取奖品前需要预先支付5000元保证金为由,诈骗刘某汇款至指定账户。汇款后,对方来电再次要求刘某缴纳个人所得税,刘某方知上当受骗。 九、虚假中奖 通过邮件、短信等途径,假借“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跑男”等热门节目名义,向你随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当你拨通电话号码后,会有人千方百计说服你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 【案例1】2015年12月7日,学生王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以王某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需要将其资金转入警方提供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为幌子诈骗蔡某4100元。 【案例2】2016年1月10日,学生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