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表门”收藏背后尴尬
“名表门”收藏背后尴尬
热点新闻“微笑门”还在持续地发酵着,又莫名其妙地演化成了“名表门”。
好奇的网民从这扇门中,直接走进了杨局长的收藏世界。网友从新闻图片中,“人肉”出他的五块名表,然后,又爆料他有十一块名表;杨局长被停职了,但他并没有被罢官,愤怒的网民们依然不依不饶,又挖掘出13万的天价眼镜及天价腰带……
这位局长是一个名表发烧友,又是一个不懂“表”的业余粉丝。他那些所谓的名表,充其量只是入门水平,有些连入门水平都没达到。他的收藏遇到了尴尬,最大问题在于数量众多,却没有一块值得收藏的名品。
2004年底,我曾应朋友邀请,参与编辑过一本杂志,介绍的都是世界顶级名表。在那期杂志中,入选的品牌有宝格丽、爱彼、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积家、豪爵、万国、卡地亚、朗格、芝柏、宝玑等十几个世界顶级品牌。按照我朋友的说法,像什么欧米茄、浪琴、卡西欧等,永远是不入流的低档“名表”,根本没资格入选我们的杂志。
那段时间,朋友为了让我了解“高档腕表”,他带我去北京燕莎,在江诗丹顿专柜的柜台,我见到了98万的江诗丹顿;也曾在典当行里见到了爱彼的皇家橡树系列;在拍卖会上,也曾见过几十款的古董名表。
看到那些所谓的名表,在我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量本利的成本核算。
瑞士是一个贫瘠的国度,打开瑞士的地图,它被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所包围,国土除了高山、峡谷、湖泊、河流之外,找不到任何自然资源。但瑞士有着十分优美的湖光山色,成为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会议之都、金融之都。早在中世纪的时候,瑞士穷得像菲律宾,男人只能外出充当雇佣军,在战火硝烟中消耗生命。瑞士人出了名的精明与小气,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中。他们花钱节俭,生活喜欢整洁,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去瑞士旅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能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能带走。瑞士人很精明,银行经营、酒店管理、铁路运营、精密机械,以及手表制作,都是世界的佼佼者。
制表工业,原来并不是瑞士的强项。他们的制表业发达,首先要感谢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因欧洲的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的分裂;其次,瑞士人要感谢法国人。十六世纪末期,法国的宗教冲突,引发了著名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当时,法国的一些信徒纷纷逃亡到瑞士山区。这些教徒,聚集在从日内瓦到巴塞尔地区,开始了他们在瑞士的艰辛生活。而这批法国的流亡者,大多是手工业者,他们掌握着宝石加工和制表工艺。到了1541年,宗教革命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约翰·加尔文也来到瑞士,宣传宗教改革思想。那些在法国待不下去的教徒,也纷纷来到瑞士这块乐土,开始了他们的珠宝制作和手表制作工艺。但加尔文是一个清教主义者,他反对日内瓦人佩戴首饰。那些珠宝制作的工匠们,在阁楼上纷纷改行,也做起了手表工艺。就这样,瑞士的制表工业,很快就赶上了法国、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钟表王国”。
日内瓦是瑞士的钟表之都,在这个十八万人口的小城里,聚集着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伯爵、劳力士等世界顶级制表厂商。这并不是瑞士钟表业的全部,在瑞士和法国、德国边界,有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侏罗山谷。这里属喀斯特地形,地理条件十分复杂。侏罗山谷中,有溶洞、河谷、地下河,据说在起伏的群山中,积雪可以长达六个月不化,瑞士制表业的产业集群,就散落在这个狭长地带之中。
1735年,从最古老的钟表宝珀开始,瑞士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制表工厂。制表业都是作坊式的,产业工人采用“技校+学徒”制度,顶级的制表工人被称作“技师”。制表大师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们都是从学徒开始,后来创造了自己的品牌,建立了自己的制表工厂。
瑞士的产业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论是技术工人的培养,还是商业品牌的运作,都值得我们的企业借鉴。作为一名产业记者,我不反对奢侈品行业的存在。至少中国的老板和经理人,从瑞士手表的收藏中,能够学会如何进行一场产业升级。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有人主张走美国的道路,有人主张走日本的路线。然而三十年前,中国的决策层,乃至整个产业界,没有人研究过瑞士的产业模式。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制造业依然在走两亿条牛仔裤,换一架高档飞机的血亏道路。
有人说,这是以市场换技术。但是,人家究竟换不换,还要看人家的脸色。技术贸易的保护主义,加上高科技的军事禁运,永远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痛。从瑞士名表的收藏中,至少可以为中国的富裕阶层,提供一次产业升级的案例。它告诉人们什么是产业,什么是市场运作,什么是商业的品牌,什么是知识产权。
这位杨局长,对瑞士的名表收藏,可以说还没有入门。因为名表收藏的门槛,四五十万元才是收藏的门槛,他的十几块手表加起来,都还没有达到入门的基价。
世界高档腕表收藏,第一要看名表的品牌。世界十大名表品牌,有九个在瑞士,就连十大品牌之一,美国的哈利温斯顿,在某些人的眼中,也被视为低级的“珠宝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