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巴什尔跳华尔兹》创伤与道德见证主题研究.docVIP

《与巴什尔跳华尔兹》创伤与道德见证主题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巴什尔跳华尔兹》创伤与道德见证主题研究

《与巴什尔跳华尔兹》创伤与道德见证主题研究   [摘 要] 动画纪录片《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中的创伤与道德见证主题:作为黎巴嫩战争和难民大屠杀的参与者,福尔曼和战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在愈合创伤、弄清真相的驱使下,福尔曼们开始了追寻记忆和探索真相之旅,并最终对那场战争和大屠杀作了道德见证。通过作道德见证,他们揭露了人道灾难,反省了个人对灾难应承担的责任,并担负起对他者的伦理责任,也为思考人性和修补灾难世界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与巴什尔跳华尔兹》;创伤;道德见证   《与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是以色列导演福尔曼(Ari Folman)发行于2008年的动画纪录片。虽然该片在以色列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真正的好评却来自于西方世界。影片获得多项大奖:2009年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外语片、第6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洛杉矶电影协会最佳动画片奖和最佳纪录片亚军等,也是惟一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动画片。   影片以26只恶狗穿过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街道、制造了一些混乱、使一些行人受到惊吓、最终停留在一栋楼房前狂叫不已开始。原来这是导演兼主角的福尔曼昔日战友博阿兹每晚的噩梦。两年半以来,他一直做着这个被恶狗追逐的梦,并且每次都被惊醒。他告诉福尔曼,这个梦和他20多年前参加的黎巴嫩战争相关——战争伊始,他枪杀了26只狗。福尔曼却惊奇地发现,他已经不记得那段往事。但博阿兹的到访却让他的思绪重新回到那场战争和与其相关的大屠杀上,并且开始产生幻觉。在朋友奥里的鼓励下,福尔曼决定找回记忆,弄清真相。他开始采访昔日战友,对往事进行深入挖掘。他的记忆逐渐恢复,那段被封尘多年的关于大屠杀的往事也最终浮出水面。笔者认为福尔曼追寻记忆、采访战友的过程,是对创伤历史和人道灾难作道德见证的过程。本文将探讨影片中的创伤和道德见证主题。   创 伤   “创伤”(Trauma)源自希腊语τρυμα,原指身体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伤口。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创伤,特指重大事件,尤其是暴力事件对人的精神伤害和情感冲击。从??,创伤具有心理学之维,引申为精神上看不见摸不着的伤口。在《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中弗洛伊德对“创伤”进行了定义:“我们把任何来自于外界且足够强大从而攻破防护盾牌的刺激叫做‘创伤’。……外界创伤一定会大规模扰乱机体能量的运行……已经没有可能阻止心理器官被大规模的刺激所淹没,并且另外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理解闯入刺激的问题。”(1950)在他看来,有两个条件导致创伤的发生:第一,外界巨大刺激的入侵;第二,人既无法阻挡也无法理解这种入侵。   弗洛伊德认为创伤的一个显著特性是潜伏期(Latency),在《摩西与一神教》(Moses and Monotheism)中,他对潜伏期做了说明:   一个体验过某种恐怖事件——例如火车相撞——的人,他侥幸在这次事件中没有受到伤害。然而,在以后几个星期的过程中,他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精神和运动症状,这些症状只能溯源于他受到的惊吓、震惊等情况。他现在患了一种“创伤性神经症”。……在那次事故和第一次出现这些症状之间经过的那段事件被描述为“潜伏期”,是对传染性疾病病理学的一种明显暗示。(1997:374)   他把创伤神经症发作过程理解为事件由受压抑到经过潜伏期而重复出现:“早期创伤——防御作用——潜伏期——神经症发作——被压抑事物的部分回归。”(1997,386)由于创伤事件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性而在事故当时不为人所理解,并且由于人的防御机制而被意识压抑;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往后岁月中不断强制重复出现,如梦魇般折磨着人;创伤的主要症状有噩梦、遗忘、幻觉、逃避、自闭、内疚等。   显然,在影片中,参加过黎巴嫩战争的福尔曼饱受战争创伤:作为士兵,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其暴力威胁下。他的创伤也来自于作为施暴者的罪恶感——他无意中参与了对巴勒斯坦难民的大屠杀。当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人为了报复其领导人巴什尔被杀害而疯狂屠杀巴勒斯坦难民时,以色列士兵则以燃放照明弹的方式助长大屠杀——没有照明弹,长枪党人无法在黑夜中进行大屠杀。而作为以色列士兵一员,福尔曼虽然同情难民,却不仅冷眼旁观大屠杀,而且参与燃放照明弹——这与亲自动手屠杀难民并无两样。他的道德良知让其对自己的施暴行为感到耻辱,从而遭受了精神创伤,正如美国当代学者施瓦布所说:“不可忍受的体验可能发生在无力面对不可忍受的损失、羞辱、破坏、折磨或种族大屠杀的受害者身上。它们也可能发生在无力面对自己的暴力、罪恶或耻辱的施暴者一边。”(2011: 197)   另外,作为犹太后裔,福尔曼的罪恶感创伤被加倍。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