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鲁瓦提 悬在昆仑峡谷里“和田玉”
乌鲁瓦提 悬在昆仑峡谷里“和田玉”
在和田民间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和田河由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大河组成。玉龙喀什河流的是男人的精液,而喀拉喀什河流的是神仙的精液。言下之意是说,喀拉喀什河的水“最厉害”。“最有劲”,乃“神赐公水”!
有人戏称:和田人一般只有28-30颗牙,而墨玉人竟有32颗牙。这是因为墨玉人全喝喀拉喀什河的水。
同处昆仑与沙漠之间,玉龙喀什河流经的地方没有可以炫耀的古树名木,而喀拉喀什河流经的地域“种树树成王”、“植果果扬名”。和田绿洲上最有名的核桃王、无花果王、梧桐王全因喀拉喀什河水而雄霸天下,和田的葡萄因喀拉喀什河水变成闻名于世的“千里葡萄长廊”,甚至皮山沙漠里的“皮亚曼”石榴也因喀拉喀什河水才创出“新疆名牌”,兵团农十四师224团的“和田玉枣”更因喀拉喀什河水而在戈壁沙滩变成享誉全国的“中国驰名商标”。
乌鲁瓦提,正处于喀拉喀什河流域的“咽喉”部位,是聚昆仑无数涓涓细流成大河的出山口,也是促成喀拉喀什河汹涌澎湃奔腾而下的最大的原始发动机。
1993年,国家投资14亿在乌鲁瓦提修建了大型水库,这里破天荒“高原出平湖,昆仑拥宝石”。乌鲁瓦提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昆仑峡谷,被外界誉为“悬在昆仑峡谷里的和田美玉”、“镶嵌在昆仑深山上的蓝宝石”。乌鲁瓦提景区正好处于和田玉产地之一的喀拉喀什河中上游地段,是在大型水利设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旅游景区。基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良好的旅游禀赋,2011年底,乌鲁瓦提景区正式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迄今为止和田地区最高级别的旅游景区,实现了当地旅游发展的重大突破。
2012年“五一”前夕,笔者有幸赴乌鲁瓦提参观考察,对乌鲁瓦提的自然之美和神奇人文景观感叹不已。
从和田市出发,沿着笔直的柏油路,驱车南上71公里,就到了美丽的乌鲁瓦提大坝上面。接待我们的和田喀龙旅游公司唐卫勇经理很帅,很健谈,也很风趣。他介绍说,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大型重点工程,也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工程,是我国建在高山上的“山谷拦河水库”,号称“昆仑小三峡”?? 乌鲁瓦提水库属喀拉喀什河大型控制枢纽系统,历时五年半才建成并蓄水发电。此水库水域面积8.36平方公里,库容3.47亿立方米,水电厂总装机6万千瓦,每年可给下游新增灌溉面积4.6万亩,每年向塔里木河供水10.57立方米,年发电量达1.97亿度,是真正造福和田人民的生态工程。
仰望坝体,主体坝最高133米,长365米,宽10米。坝顶高程1967米,是我国目前已建同类坝型中第一高坝,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二,整个大坝可谓气势雄伟。远眺水库,万倾清波犹如少女含情脉脉地依偎在莽莽昆仑的怀抱里,与不远处的雪山、蓝天、白云共同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仙界油画。
我们坐油轮游览了水库一圈。水库的水域大致呈不规则的“Y”型,水库水最深达110米,水面映衬着高原的蓝天,变得深蓝深蓝的,仿佛一颗晶莹剔透的巨大的“蓝宝石”。水里有很多鱼类,能在高寒地带生存的鱼肯定不简单,一如生活在昆仑高山的乌鲁瓦提人。大坝修成后,吸引了不少野生飞禽走兽常来光顾,像野鸭、大雁、灰鹤等,和游人都互相熟悉了,有时赶都赶不走呢。
我一直心生疑虑:喀拉喀什河是和田河的主要支流,其间美玉无数,既然水库截留了喀拉喀什河,那河里的玉石是否也留在了乌鲁瓦提水库的下面了呢?
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我发现好多来乌鲁瓦提水库乘船的维吾尔游客都有一个习惯——每个人走时都要用塑料壶或矿泉水瓶子从湖里装水回去。这里的水纯净、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又有万年古玉浸泡其中,相当于优质的天然中药,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据说,喀拉喀什河里的水直接装桶,每桶可卖10元呢,现在和田许多老乡都干这行当哩。这时,有个游客说:“墨玉现在已经是新疆人口第二大县了,全凭这里的水起作用呢!”一船人被这趣话逗得直捂肚子。
乌鲁瓦提水库库址原有两个自然村,为了修大坝,村民被迫迁移到乌鲁瓦提下面的朗如乡。但一些年老的牧民故土难离,仍然留守在更高的放牧点上。每当羊群专注于低头吃草之时,老牧人就手握羊鞭席山而坐,两眼痴痴地望着下面的水库,目光似乎要穿透水面,带着心儿一起到故乡“探家”。被库区淹没的“曾经的家园”,你还好吗?其实,被淹没的只是地理上的家园,高原牧民的精神家园,永远没有被淹没。
“看那儿”!这时,不知谁突然叫了一声,全船人转过头,发现水库西面远处的峭壁上,隐隐约约有一条横线,横线上几块白石头似乎在晃动。问何故?船员说,你可看仔细了,那横线是我们专门为牧民进出修的山涧栈道,俗称“牧道”。至于白石头,那是牧民的羊群在吃草,所以有晃动的感觉。在这里乘船,稍不留意,那山上的石头和羊群,你根本分不清。虽然这里修有栈道,但山上的牧民还是喜欢乘船出山。有时当地牧民要带羊乘船,按规定不允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