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园包子陪都时期最奢侈小吃
九园包子陪都时期最奢侈小吃
诸葛亮发明包子的传说
小时候,吃包子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冬天的清晨,晨雾里透着湿润的寒意,包子铺里,昏黄的灯光和蒸蒸的热气,让人心生温暖。等待包子师傅将笼屉揭开的过程充满期待,当腾腾的热气带着香味扑面而来,眼前的一切变得模糊而又神秘。待蒸汽慢慢散开,一个个新鲜欲滴的包子便横空出世。拿在手里,软软的,虽然烫却不愿放下,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觉得差不多可以下口咬了,第一口也不敢咬得太深——怕烫到舌头。咬第一口,吃的皮比馅儿多,面皮带着一点馅儿的咸香,第二口感觉就大不一样了,那是货真价实的肉馅儿的香味,吃在嘴里满是汁水丰富的肉和油。在那些肚子里油水很少的年代,这一口的享受的确可以称之为幸福。后面的动作就连贯得多了,嘴里还在嚼着,下一口已经上去了,吃完一个,喝口豆浆,整个人顿时觉得有了精气神。吃完包子,天色已经转亮,不管天气如何,心里已经温暖得像有个小太阳了。
一直觉得,包子是一种神奇的食物。相传,最早的包子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而这项发明又是因为要救人性命,急中生智想出来的。
话说诸葛亮以智慧七擒七放孟获,收服了南方的少数民族的蛮夷。那时这些少数民族,有祭祀的风俗,每逢祭祀,要取七七四十九个人头当贡品。诸葛亮为改变这一害人性命的风俗,便与伙头军商量,用米酒、面粉揉在一起,做成和人头相像的样子,里面还包上牛羊猪肉的馅,然后放在蒸笼里蒸熟,用以代替真人的头做祭品。祭祀活动完成以后,诸葛亮又请大家一起分食剩下的祭品。当人们吃过了这从未见过的美味以后,精神焕发,都觉得用这样的方法祭祖比原来的好。后来就一直这样延用了下来,而这种美食也从此流传开去。因为面人头是按蛮人的头的样子做的,就叫这种面团为“馒头”。后来又细分出没有馅的是馒头,包了馅的是包子。
老重庆人幸福生活的标尺
包子是中国最普通、也是最喜闻乐见的小吃,南北各地均有:扬州的三丁包、苏州的生煎馒头、无锡的蟹粉小笼、上海的南翔小笼、陕西贾三灌汤包、天津的狗不理、山西鱼羊包子、开封小笼灌??包子……在重庆,誉满全城,则是九园的包子, 九园的包子分咸、甜两馅。咸馅以精选猪五花肉为主,细切粗剁,配以冬笋、干贝、金钩、火腿等高档材料,为普通的五花肉“穿金戴银”,增添不凡气质。就如《红楼梦》里的一道名菜“茄鲞”,主材是稀松平常的茄子,但要辅以鸡和鸭才能将普通的茄子做出绝妙美味。五花肉得益于这些至鲜至美的辅材,自然变得鲜味浓重,醇正自然。
重庆的普通甜包子馅以两种为主:一是芝麻白糖,味近汤圆心子;另外一种是猪油豆沙。而九园的甜包子决不甘于平庸——甜馅由河北的薄皮核桃、安徽的金丝琥珀蜜枣、广东潮州的冰糖桔饼、苏州的玫瑰糖、加上重糖瓜条和上好的猪板油精制而成,这确非一般甜馅包子所能做到。除了馅做得精巧,包子皮儿也很重要,老面发酵时机要得当。包子入口,一定要做到松泡爽口不粘牙,这是手艺,也是经验。
九园的包子确实讲究,所以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开始,它便以一种小吃界奢侈品的姿态风靡陪都了。
据说上世纪30年代,内江人舒泽九在西三街开了一家包子店,店名叫浦德食店,开张时生意并不好,后来又搬到鱼市街(今民权路)租了一幢二楼一底的房子重新开业。因以前在下半城开店生意一直不好,舒泽九考虑换个招牌讨个吉利,于是请住在楼上以卖字画为生的同乡孙公取个名。孙公思考几日曰:那就用你姓名中的“九”字吧,就叫“九园”。话一说完窗外就传来巴县衙门放午炮的响声,舒泽九一听连称“吉利、吉利”,于是开张大吉,专营自己擅长的白案包子、鸭血汤、鸡蛋手工面,从此生意大振,也成就了重庆小吃史上的一段佳话。
陪都时代的九园包子已经深受各种达官贵人名流名媛的宠爱。一代名媛蔡文敏,至今仍对那时的九园包子记忆犹新。她那个娇惯淘气的小弟,酷爱上清寺九园包子。可是九园的包子每天限量供应,500客包子(每客两个,咸甜各一)8点准时出笼,不出半小时便一抢而光。家中佣人一次去晚了没买到,又怕得罪小少爷,只好买了效仿“九园”的“八园”包子,谁知买回家,小少爷尝第一口时皱皱眉,第二口就把包子扔了。佣人自知理亏,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去“九园”排队,小少爷早上醒来看到色泽润白、面皮松泡的包子,这才笑逐颜开。
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九园包子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能吃上一个九园的包子,对很多人来说就像过节一样幸福。刚出笼的包子,皮薄肉多,个个晶莹剔透,看得见里面的酱肉,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那是真正的打牙祭啊。那时候几乎每个人吃完包子,都会把垫在包子底部的油纸舔得干干净净。人们都以能吃上九园包子为荣,这种光荣,大概也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很多重庆人的儿时记忆里,都有这样的场景:过生日或者过节的时候,父母带着自己,买上一个九园的包子,作为奖励或者礼物,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