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韩国“国父”陪都岁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望韩国“国父”陪都岁月

回望韩国“国父”陪都岁月   七十年前,韩国光复军成立于重庆,却是一支土生土长的中国军队。这支军队的创立者是位外国人,他就是在中国从事了27年革命活动的韩国著名独立运动领袖“国父”金九。鲜为人知的是,金九在中国还领导了一个韩国临时政府。27载春秋,当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壮汉时,金九却眼看着他为之殚精竭虑的韩国临时政府,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一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一个缺乏财源的流亡政府,在旧中国的党派纷争中游刃,还要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江湖。这些复杂的世相,如今都随时光而故去,只留下些许尘屑,存封于如今重庆市渝中区莲花池38号的一处小院子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就坐落于此。   陈列馆为四合院布局,中西式砖木结构,共有五幢楼,均为20世纪30年代建筑,总计房间38间,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1号楼一层原为庶务局、警卫队、文化部、军务部、宣传部办公室,现被辟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展厅;二层原为军务部、文化部、宣传部长室,现为临时政府领导下的军事活动史展厅。   1 号楼展厅共有中韩文对照的展板 68 块、展柜 21 个。2 号楼至 5 号楼为临时政府要员及各政府机构办公处复原陈列室。2 号楼一层是临时议政院会议室及临时政府的食堂,二层是外务部、外务部部长、外务部次长办公室。3号楼一层是内务部和警卫队的办公室,二层是财务部,三层是金九主席的办公室和国务委员的会议室。4 号楼有两层楼各四间房构成,一层是外宾宿所和主席秘书室, 二层分别是独立运动家柳东说、车利锡、崔东旿、尹琦燮先生的执务室兼宿所。建筑物后面有防备日机轰炸的防空洞,现将已拆除的洞口按原样复原。5 号楼一层是仓库,二层是外宾接待室。馆内现有陈列展厅 284 平方米(含放映室),复原陈列房间 21 间,全馆共有陈列藏品 97 件。   一炸出名的临时政府   就一个政府所在地的规格来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看着确实简陋,但即使是这么简陋的几间屋子,得来也颇为不易。   1910 年 8 月 29 日,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了韩国,朝鲜半岛从此??为日本的殖民地。金九随即投奔流亡中国的韩国临时政府,加入独立运动,且逐渐成为领导人。   金九上台,严重的经济赤字正困扰着临时政府。他在自己的回忆录《白凡逸志》中这样概括:“这个没落的大家庭跟乞丐窟毫无二致。”当时,政府的房租是30元,工友月薪不足20元,但临时政府居然都无力拿出这笔钱,为房租问题还与房东发生过几次诉讼。到1928年的时候,处于低潮期的临时政府成员,剩下不到数十名。   金九之子金信后来也回忆说:“1931年,是韩国临时政府最艰难时期,只有父亲等少数中坚分子仍在顽强地支撑。敌特追捕,鹰犬遍地,父亲已经12年没能迈出法租界一步;政府财政极度困难,父亲当时任政府警务局长,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身上穿的是破衣烂裳,状极悲惨。处在绝境中的父亲却在考虑干成一件大事,以摆脱困难的政治局面。”   这件大事,便是一场震惊国际的刺杀。1932年,在金九的领导和策划下,义士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干了足以改变临时政府处境的一桩谋杀案。   “一二八”事变后,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准备于4月29日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所谓“淞沪战争祝捷大会”。国民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陈铭枢、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和蔡廷锴决定采取特别行动,破坏日本这次大会。陈铭枢找到了上海“斧头帮”首领、精于暗杀的王亚樵。王亚樵十分赞同行动,但日方为防不测,早已做足准备,对外宣布“淞沪战争祝捷大会”不许任何中国大陆人入场,只准日本、朝鲜和中国台湾人入场。王亚樵想到了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通过临时政府内务总长安昌浩,将任务交给了金九。   此前,金九已经通过韩人爱国团,指派韩国义士李奉昌刺杀日本天皇裕仁,但因哑弹而未果。此次,金九吸取教训,专注于制造炸弹。他通过韩侨,联系到了属于国民党的上海兵工厂厂长宋式,向其订购了如日本人携带的水壶和饭盒形的炸弹。   爆破活动的人选是韩人爱国团成员尹奉吉。韩人爱国团是金九负责的一个秘密恐怖组织,组织执行恐怖行动的团员,任务之前必须向金九起誓,足以看出金九的地位。此前一天,尹奉吉受命到将要行事的地方进行察看。《白凡逸志》中详述了第二天尹奉吉出发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一幕。当时,他和金九互换手表,金九悲哀地对他说:“日后黄泉之下再见吧!”   庆典当天,日本人扮相的尹奉吉顺利地进了日本在虹口公园的庆祝现场。当庆祝大会进入高潮,日本人高唱国歌时,尹奉吉冲出人群,在距主席台几米远的地方,将预备好的水壶炸弹准确地投掷在台上日本高官的脚下。在浓烟和巨响之后,炸弹显出了极强的破坏力。驻沪居留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端当场丧命。侵华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身中204块大弹片,过了几天不治身亡。   这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