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记忆深处中英街(下)
寻找记忆深处中英街(下)
中英街成为“购物天堂”
如果说,1979年深圳蛇口的第一声炮响拉开了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序幕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街的“开闸解禁”,算得上是中国商贸业对外开放的悄然剪彩。
改革开放的政策犹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于无声处把封闭多年的边防禁区的大门吹开。在中英街这条狭小空间演绎着亘古未有的商贸繁荣的奇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英街的店铺开始逐步增多,几乎一家挨着一家。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华界一侧的门店已经发展到160多家,新界一侧的门店有50多家,中英街的店铺按其发展空间计算已经达到饱和。当时,除香港著名金店“谢瑞麟”和沙头角日用百货商店外,中英街华界还进驻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五六家国有银行。
1979年以前,中英街的商店以国营为主体;随着发展,不少公司纷纷加盟中英街的商品零售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英街的经营方式开始多样化,一般实行集体承包。
1983~1984年,中英街开始有限制地向内地游客开放,游客因而逐渐增多。在沙头角中英街关外,当时还没有正规的停车场,车辆胡乱停放在一边。游客购买的商品主要是内地紧缺的生活必需品,如洗涤用品、方便面、味精、雨伞、丝袜、布料等。
按规定,凡进入中英街的游客不能“越界”到香港一侧的店铺购物。因此,开放初期,中英街呈现出“一边倒”的发展趋势。来自内地的购物人流基本上被控制在华界一侧的店铺购物,英界一侧的店铺相对冷清。由于购物人流不断增多,在巡警视线被人流遮挡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乘机跑到香港一侧的店铺购物,并迅速把购物袋丢回华界一侧,另有人站在华界一侧配合,抓起购物袋迅速离开。
为加强管理,当地公安部门曾在中英街大榕树上悬挂了一块木牌,木牌上面写着:“凡持特许证入镇内干部、职工一律不准越边界,如违反者,进行处罚”。木牌不大,朝向中英街入口方向。但长期遭受计划经济制约的内地购物大军,一旦进入中英街就进入了忘我的“疯狂购物”境界,根本顾不上街区上的“界碑”和警示牌。
1985~1990年,是中英街商贸业??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已不再限制游客到英界的香港商店购物。游客办证进入中英街也更容易,最多时一天就有近10万人涌入中英街。当时人们以购买服装、电子表、进口录音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产品为主,也有部分人开始购买黄金首饰。
沙头角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八佰伴联营,在中英街合作开办的新佰伴商场为中方占51%股份,日方占49%股份,该公司在中英街的发展速度很快。当时的“新佰伴”是中英街上出名的超级商场,已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硬件设施十分先进,开始使用电梯,采用闭路电视监控设备。
一条小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国营、集体、个体、合资、外资和股份制多种经营模式同处。人们在中英街这个“特区中的特区”上不断创造出商贸业的奇迹。
20世纪90年代,在香港回归之前,来中英街观光的游客出现了一种远望香港的热潮。随着手机的普及,不少人喜欢站在中英街界碑港方一侧给家人打电话:“妈妈,您好吗?我已经到香港啦。”说错了吗?没说错。在香港回归前,界碑的香港一侧仍为港英政府管辖。人们自发地站在中英街通向香港的岔路口,远望香港,这和喜欢在香港的商店里购物的心态一样,已成为国人对香港早日回到母亲怀抱的一种热切期盼。
中英街的建筑特色
晚清的碉楼、排屋和民国的骑楼、界碑构成了中英街最具特色的建筑群体。早在中英街形成之前,南迁的客家人就在东和墟建有3座碉楼,形成了碉楼与排屋相结合的建筑格局。其中有两座碉楼位于东和墟入口处。碉楼用三合土砌筑而成,由于它墙体厚实,封闭性很好,因此,在当时社会治安不太好的情况下,具有安全防护的作用。我们从一幅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伯恩斯拍摄的照片中发现,在中英街7号界碑附近,华界的房屋后面仍露出半截碉楼,这证明解放初期中英街碉楼仍在。
排屋也是极为典型的中式建筑。吴氏客家人在海边的沙栏上构建了整齐的排屋,排屋在结构上讲究和谐对称,门前的巷道长20~30米、宽约2米;排屋墙身厚、屋梁高,其特点是“家家户户并排建屋,左邻右舍墙瓦相连”。排屋中心设有祠堂,前有风水鱼塘,中间有空旷的禾坪,非常贴近乡民的生活,体现了滨海客家人的建筑特色。
20世纪30年代,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中英街两边出现了建设骑楼的热潮。1930年,新界禾坑的商人李新昶在中英街华界4号界碑处建造了一段骑楼,这段骑楼具有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骑楼的一、二层均设有连廊,女儿墙采用罗马柱装饰。李新昶在骑楼竣工后给这条街起名为“犹昶街”,并做了一块牌子挂在骑楼一侧。解放初,犹昶街骑楼和西侧新界新楼街兴建的骑楼连在一起,成为华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骑楼为中英街的发展增添了西方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48:“7物理控制-7.3办公室、房间和设施的安全保护”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家校共育合作策划方案大全(10篇).docx VIP
- 员工岗位晋升和薪资晋级管理办法(套头).docx VIP
- 钉钉数字化管理师试题库(二).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0:“7物理控制-7.5物理和环境威胁防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1:“7物理控制-7.6在安全区域工作”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产品分析讲课课件.pptx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2:“7物理控制-7.7清理桌面和屏幕”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doc VIP
-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配置、参数表(载货汽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