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主要差异与辨正.docVIP

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主要差异与辨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主要差异与辨正

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主要差异与辨正   摘要:廊坊方言属于典型的北方话,但一些地区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相比还有较大差异。从语音方面可以找出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异,并进行辨正。   关键词:声母;廊坊方言;普通话;差异;辨正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廊坊隶属河北,与北京毗邻,在地理区域划分上属于北方,在方言区域划分上属于典型的北方话。   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东南与沧州接壤,西南与保定为邻,北靠承德、唐山。辖区东西窄、南北长,因而廊坊方言北部和南部差别较大,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北、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属北京官话区的承涿片(即:???德?涿州片),包括三河、大厂、香河、固安、廊坊市区及开发区。南部方言区属冀鲁官话区的保唐片(即:保定?唐山片),包括大城、文安、霸州、永清。   廊坊处于北京官话区,而普通话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廊坊是基础方言的中心,廊坊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较其他方言区与普通话更接近,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语法方面差别较小。本文试从语音方面找出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异,寻同辨异,纠正方音,使普通话更快普及,使之与普通话更趋一致。   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数量一致,都是22个,只是在字音归类上存在着差异:      一、声母差异      (一)零声母音节与辅音声母音节相混   零声母音节即音节开头不是辅音的音节,如:ā(啊)、è(饿)等,辅音声母音节即音节开头是辅音的音节,如:LángFáng(廊坊)等。   1.开口呼零声母前加辅音“n”或“ng”。普通话开口呼韵母除o、ê、er、-i(前、后)外,都能同声母n拼合成音节。如:ná(拿)、nài(耐)、nào(闹)、nòu(耨)、nè(呐)、nán(南)、nèn(嫩)、néng(能)、náng(囊)、nòng(弄)等。这些能同n相拼的韵母(除ong外)还能自成韵母,即零声母音节。   这些零声母音节在廊坊方言的大部分区域内均被加上了“n”或“ng”,变成了辅音音节。如“爱”(ài)读成“nài”或“ngài”,“欧”(ōu)读成“nōu”或“ngōu”。   2.把零声母音节iong读成rong。普通话中齐齿呼鼻韵母iong可以自成音节,如“用”(yòng)等。廊坊地区永清、霸州、文安等地把零声母音节iong读成rong,如:把“永清”(yǒngqīng)读成了“rǒngqīng”,把“用户”(yònghù)读成了“rònghù”。   3.把r声母音节的字读成零声母音节。普通话中r声母与部分开口呼、撮口呼韵母拼合成的音节在大城、文安、霸州等地被读成零声母音节,如:“认真”(rènzhēn)读成了“yènzhēn”,“滋润”(zīrùn)读成了“zīyùn”。由于这种相混现象的存在,日常交际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会,如:染色―眼色;润笔―运笔;儒生―余生;燃料―原料等。   4.把“x、m”声母音节读成零声母音节。廊坊方言中把少数“x、m”声母音节读成零声母音节,如:把“混淆”的“淆”(xiáo)读成了“yáo”,把“分娩”的“娩”(miǎn)读成了“wǎn”。   (二)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相混   发音部位是指声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分。发音部位不同,发出的音也就不一样。在廊坊方言中有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相混的现象。   1.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相混。廊坊地区所属大城东部、南部、北部,文安东部,霸州胜芳一带,把zh、ch、sh与a、ai、uai、uang、ui、uo、ong、--i(后)等韵母拼合成的音节几乎全部读成舌尖前音声母音节。如:“扎、窄、拽、状、缀、涿、中、指”的声母都是“zh”,而方言中却将其读成了“z”。在舌尖后音与an、ao、eng、ou、u等韵母相拼时,则有的与普通话一致,如:“搀、赵、周、猪”;有的与普通话不一致,如“站、罩、皱、竹”。舌尖后音与“ang、en、e”相拼时,与普通话基本一致。廊坊方言中还有部分地区,如大城西部、文安大部分把舌尖前音(z、c、s)与韵母“an、en、e”拼成的音节读成舌尖后音(zh、ch、sh)声母音节。如:“色”(sè)读成“shè”;“暂时”(zànshí)读成“zhànshí”。由于这种相混现象的存在,日常交际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会,如:志愿―自愿;鱼翅―鱼刺;诗人―私人等。   2.分尖团音。尖音是指舌尖前音z、c、s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音;团音是指舌面音j、q、x与齐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