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嘉室收藏(之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思嘉室收藏(之一)

我思嘉室收藏(之一)   我的书斋思嘉室,距西湖柳浪闻莺仅数百米。推南窗而见茵茵绿草,间有老梅一丛,金桂数株,秋冬时节,暗香浮动。室之东邻杭州孔庙,此处有创建于南宋的大成殿,双重歇山顶飞檐,巍峨秀美;还有黑瓦白墙的碑廊,绿藤爬壁,香樟如荫,极为幽静。北面一墙之隔是我供职的中国美术学院,素有艺术摇篮之称,闻名遐迩。   陋居虽仅容膝,但有此文雅气场、自然佳景,令人澄思静虑,故名其曰“思嘉室”,亦寓以想念嘉友之意。我将多年的藏书插架于此,坐拥书城,尽儒雅之乐;又将画桌临窗摆设,闲来满纸云山,极卧游之欢。   自日寇侵华,我爷爷惨死南京大屠杀以来,父母经历抗战、内战兵火,肃反、反右运动。我则随后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上山下乡、“文革”诸难,接着知青返城、恢复高考、赴京求学,家庭两地分居,评定职称,换岗南归,福利分房,随形势沉浮,为稻粱而谋,年逾不惑,方有安身立命之地,可以左图右史,不亦悦乎!于是我又将平时所蓄陶瓷、玉件、铜器、砚石、字画等移入斋中,摩挲观赏,既为教学之助,又能自得其乐。   这些古玩字画,有的源于祖上留传,历颠沛流离而无恙;有的来自朋友馈赠,经患难甘辛而犹存;或以货币购得,生于天南海北;或写书画相易,品味各有不同。但伴我人生,启我愚思,悦我精神,则功能相通也。遥想历代文人、画家,大抵有收藏之癖,如张彦远、赵子昂、董香光、金冬心,云烟过眼,还著录以存。我虽不敏,却有效颦之好,乃于天朗气清之时,将所藏之物一一著录,述其艺术特征、时代背景、流传渊源、收藏趣事,虽不登大雅之堂,但吉光片羽,敝帚自珍;又以为能存文人一段收藏情结,雪泥鸿爪,并非全属无聊矣。   如今国运昌盛,收藏繁荣,形势喜人。我认为收藏并不神秘,只要本着保护文化、学习历史、以艺养生、自娱娱人的随缘心态,人人都可成为收藏家。今借《收藏》一隅,将著录整理成篇,公诸同好,以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      1 清陈鸿寿《湖石花卉图》   此幅纵109厘米,横40.5厘米,绫本设色,中堂挂轴。图上绘透空湖石,石旁低处为牡丹,高处为四季桂???绿叶扶疏,鲜花盛放。据刘锡诚等著《中国象征辞典》,石在民间有长寿之喻,牡丹为富贵之征,桂子含有多生“贵子”之意。因此此图的主题突出了吉祥的气氛,属雅俗共赏的题材。   画家陈洪绶(1768~1822年),字子恭、曼生,号曼公、老曼、恭寿、夹谷亭长、种榆道人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拔贡生。官至溧阳县知事。擅金石、书法、诗文,有《种榆仙馆诗钞》等著作传世。且擅长制宜兴紫砂壶,人称“曼生壶”。陈氏的书法以潇散飘逸见长,隶书古拙而富有金石味,别具一格,蜚声艺林。又擅篆刻,为“浙派”大家。他工画,但以逸笔写意为多,而如此大幅且兼工带写、以工为主者较少见,故较珍贵。如果说图中的湖石、桂树树身较为写意的话,那么桂花、桂叶、牡丹花、牡丹叶的描绘就较为细腻工致,如桂叶之正背、浓淡,牡丹花蕊之吐含、花瓣之张合,皆形象生动。设色工丽,虽然不用双钩描法,却以笔墨的轻重、敷色的浅深,现出了相似的准确效果。应当说,这在陈氏存世的花卉诸作中属于精品。   画的左上方行书款曰:“嘉庆壬戌秋日曼生陈鸿寿漫兴”,下押“鸿寿之印”方章、“陈氏子恭”方章各一。壬戌为嘉庆七年(1802年),此时他35岁,为拔贡生已一年,尚未被委派官职,精力旺盛,神闲气旺,使所绘尤具精神。   此图为先岳父张崟(慕骞)教授所藏,老先生“文革”前一年即归道山,故遗藏未遭浩劫,得以幸存。   2 晚清陈雄花鸟四条屏(春景、夏景、秋景、冬景)   晚清民初的画坛,主要是“海上画派”的天下,其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活跃,带有吉祥意趣、反映市井风俗、还原农家情调等雅俗共赏的题材也纷纷出现。同时,受民间雕塑、年画等的影响,画家的审美观也愈为贴近生活,“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得以改观,商品画、民间画工画、文人画、中西合璧画风画等,均得以共存共荣。浙东一带,著名画家应推“四任”,而其中任熊(渭长)、任颐(伯年)画名最著。   作为任熊的山阴(今浙江绍兴)同乡,陈雄这位诸生的画风深得任熊之精神。花卉翎毛,工中带写,设色柔而不烈,艳而不跳,水墨与敷彩并重,追求既明了又不张扬的意境。据《越中历代画人传》记载:陈雄,字子俊,号云石,活动于绍兴、杭州一带,以画为乐,以画为寄,以画为生。虽功名不遂,但悠然自得。除花鸟之外,亦工山水。也许陈雄未成进士,列不上文人、士大夫画派;也许他亦不在上海活动,名不见海上诸家之列,但他的技术却是不凡的。只是代久年湮,其作品存世较少,尚未为后人所重视而已。   余书斋中幸有陈雄四条屏花鸟,分别写春日之鹊、夏日之牡丹、秋日之菊与兔、冬日之梅与鹤。其春景条,上题“拟李复堂笔意”,即学“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鹊肥花焕,一派生机,乃春日之大旨;夏景条绘牡丹盛放,群蜂采蜜,满目闹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