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迷思”传播行为中工具理性
技术“迷思”传播行为中工具理性
摘 要:现代社会的技术“迷思”使人们陷入无法游移的狂热,我们只能意识到技术的种种“美好”,技术的逻辑成为社会运转和人类思考的准则。工具理性成为控制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价值理性日见萎缩,传媒领域也逐渐出现一些“异化”现象。本文所要关注的即是我们该如何面对技术“迷思”,并且着重探讨技术的入侵对传媒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迷思;工具理性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22-02
现代生活在标准的钟表刻度行走间,我们眼睛以及触摸所及的是倾向于自然还是技术。此处不经意地已经将自然与技术标为二元对立。处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准底层的人们,很难刻意或者清楚地回答这样的疑问。往深处说,日落月升季节交替偏又被分割为二十四小时的刻度,算不算技术对自然的人工修饰。正如芒福德所说,“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1]”自然的过往逐步让位于时间秩序,而后者成为现实日常生活起居的刻度,将生活和人们规整为同一维度层面行进和忙碌的社会物种,而生物学意义层面的生理规律逐渐隐退。“由于时钟具有界限分明的时、分、秒计时的方法,它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出来,促成了一种信仰:于是,人们开始信仰一个可以数量化的、独立于人的世界,这是一个独特的科学的世界’。[2]”世界在人们不经意的状态里是模棱两可存在,技术的意味并不能轻易察觉。
一、传播学视角下“迷失”的传统
传播学所知的技术逻辑的探讨自然是来自麦克卢汉,麦克卢汉以其修辞性的标题和呓语性的内容诠释传播肌理内层的技术脉络,标新立异的方式自然接着就是常理的质疑和追问。麦克卢汉的著作渗透着强烈的技术意味,《媒介即信息》、《机器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等,标题即标示出无限的可能。麦克卢汉是不是位优秀的作家姑且不论,我们必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合格的读者。麦克卢汉的书虽然算不上尘封,但最起码也是较少问津的“热门读物”。人人都知道麦克卢汉,只是懂得不多而已。麦克卢汉的风靡是因为他???我们展示出看待世界的另一种维度,我们都不曾意识到的技术逻辑居然如此深入。麦克卢汉的思想足够让其在这个技术搭建的世界走的游刃有余,我们看到各种文字和影像塑造出的“麦克卢汉热潮”。或许,任何的理论成为一种时髦就不是一件好事,带着天生的躁动和狂热,沉静的思索便成为缺少的例外。人们获得类似神的视角却少了神的思想,看到现世的狂欢寻不到人心的思路。麦克卢汉如同祭司把握着城邦的运命,偏偏要牵强到抽象文字的表达,惟有略知一二。自此始终有着的疑问,即是我们是想我们所想还是想技术所想,看待这个世界的技术眼光是不是多于自然的欣赏。
麦克卢汉的后学尼尔·波兹曼以更为惊世的标题《娱乐至死》说着他的见解。或许麦克卢汉的著作是抽象文字不为世人所读,那么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则是都市报文字,说着当代社会人人可知的生活。这本小册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称为“畅销书”,而这很大程度是要归因于标签“娱乐至死”。我们身处当下社会,首先想到的疑问即是“我们是如何娱乐至死?”。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因为死是我们的归宿,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这个欢笑的年代,人们如何因娱乐而获罪。“波兹曼在麦克卢汉结束的地方开始,他用学者的渊博与说书人的机智构筑他的见解,[3]”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旗帜下所提出的是我们似曾相识的句式“媒介即隐喻”,离奇与怪诞意味更加深重。技术的极大解放促发了人们欢乐的可能,人类通过狭窄的屏幕获得全身心浸入的集体狂欢。人们都沉入观赏性的满足,精神愉悦与安逸代替成为现实的深切关怀,换句话说,人们活在“氛围”当中,不是扎根现实的土壤。
而今,我们往往为电视节目中某些触及社会现实的内容所打动,现实的残酷和喜乐透过屏幕显得更加清晰而透彻。而这也造成了一种可笑的尴尬,我们所处的生活日日将你我围绕,我们不曾关怀落泪,而当生活被搬上屏幕则往往赢得了眼泪和唏嘘?电视内容往往是经过人为的编辑和重组,现实生活走上屏幕也得遵循技术生产的规律。经过人为的主体加工和意义赋予,现实生活转变为节目内容之后已经蒙上了电视生产所给予的美丽外衣。技术的修辞扩展了情感传染的力度,透过技术层面的感知似乎我们更能接近于现实,物质的气味似乎更加浓厚。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以及感知,它离生活远一点,离电视近一点。真实的东西在虚假影像中的呈现却愈加显得动人,这似乎是一种悖论。然而,当代文化工业的虚幻化的生产,在日复一日的繁琐之中,为我们营造着海市蜃楼,逼真却往往透着一种不真实。因而,当现实的生活从民间走上屏幕,总是有着一种来自空气和土壤的实在,而这也是在影像世界中能与心灵相通的最珍贵的实物(而就技术特性而言,仍为幻象)。
二、现代社会的技术“侵蚀”
“在19世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应用记忆规律提高《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效果思考.doc
- 应该认真思考中国文化教育传承六个“W”和一个“D”.doc
- 店长终端销售“主角”.doc
- 店长荒下新型店长成长.doc
- 废弃塑料回收物流与再利用研究.doc
- 废弃半焦粉制备型焦共炭化工艺研究.doc
- 废弃航天器回归之旅.doc
- 度假酒店设计新方向与发展趋势.doc
- 康健一和他中式情结.doc
- 康巴藏区文化转型传播学研究.doc
-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教学课件-(共24张PPT 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 高中生物生态实验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戏剧表演的小学语文寓言故事道德教育体验式教学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七册上语文月考题及答案.doc
- 2025年七年级常用试卷及答案.doc
- AI化学元素周期表智能教学机器人设计与实践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研究生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兰花快速繁殖中的应用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课程中生态瓶制作与观察的实验设计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七年级历史必考题及答案.doc
- 高中化学中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与绿色化学实践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