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落在民间社会学资料亟待收集与研究
散落在民间社会学资料亟待收集与研究
[摘要]现今民间尤其广大农村仍然保存着丰富的社会学研究资料,渭源县会川镇《侯氏家谱》中顾颉刚的序文、康乐县五户乡侯氏的《祖先图》、康乐县景古乡的石香炉和胭脂乡回汉居民的界石等,都载有或刻有社会学资料,在社会学研究中极具史料价值。
[关键词]民间文化;《侯氏家谱》;社会学资料
[中图分类号]K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6—0037—02
从1999年6月至2009年底的10年间,我曾抽空分数次回康乐县老家,又分别去渭源县与兰州市有关农村收集编修家谱资料,进而编修完成了家谱《侯氏宗族志》。在此期间所收集资料,有的与编修家谱密切相关,有的则无甚关系,但均属社会学资料,且对社会学研究具有相当价值。这期间,由于受到意外收获重要社会学资料的启发,故撰此文吁请各界学人,对散落在民间、尚未载入正史与方志的社会学资料予以重视、收集和研究。
一、顾颉刚《侯氏家谱序》的发现及其价值
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对民间家谱特别重视,这是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2007年9月12日,我和侄儿侯建民等,前往渭源县河里庄(亦称蛤蟆石)村寻根问祖和收集编修家谱资料,意外在该村《侯氏家谱》中,发现了顾颉刚先生1938年在国民政府教育次长任上,来西北进行教育考察时为该家谱所写序文,使我等喜出望外。
在将《侯氏家谱》复印件带回兰州后,我经仔细阅读始知,顾先生《侯氏家谱序》极具社会学价值,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顾先生在序文中指出了河里庄侯氏这一大户人家由盛而衰情况。他说:在从会川通向渭源县城的“道北有大宅一区,仅存其垣墉,蓬蒿满焉……此侯氏之旧居也。侯氏夙为望族,生聚于斯,故家乔木,为全邑望。自同治间,干戈扰攘,遽归一炬,迄今犹未复也,余闻而悲之。”其次,顾先生在序文中称赞了河里庄侯氏“仗义疏财”行动:侯氏“始祖荀若公,生当清雍乾间,高才食饩,有闻于时,其后世世业儒,有声庠序……(二世祖)明弼公,自奉俭约,而性好施予。当乾隆三十八年,渭源大饥,公捐粟三百余石,以助官粥。至四十五年,小南川复遭冰雹,佃户债逋甚多,公悉哀之而焚其券。其仗义疏财若是,后裔昌盛,盖非偶然……侯氏之托始雍乾,谅亦因此。自今以往,继继绳绳,以名世相砥砺,为苍生造无穷之福,即为孙曾作克大之谋,则祖有功而宗有德”。再次,顾先生对《侯氏家谱》作了高度评价:“他日有人开其家谱而读之,固可作邑乘观,且进而作国史观矣。”(顾颉刚《侯氏家谱序》,民国二十七年戊寅三月,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河里庄村《侯氏家谱》,手抄本,第10~12页)
顾颉刚先生在《侯氏家谱序》中,将清代大户人家侯氏在当地发生自然灾害时,自动“仗义疏财”、“捐粟”救灾和“焚其券”(即焚烧地租债券)的人道主义精神予以称赞;又对侯氏家庭因社会动乱而衰败“闻而悲之”;尤其将《侯氏家谱》誉之为“邑乘”(乡村之史书)和“国史”(国家的史书),这种非同寻常的赞誉,自然彰显了其社会学价值。
二、康乐县五户乡侯氏200余年家族史的钩沉
我的故乡——康乐县五户乡侯家沟村,是个山间小村,居住于此的侯氏族人,听祖上传说是从北京大柳树巷迁来。后至清朝乾嘉间,因康乐县地方社会动乱,我祖上有夫妇二人逃难至会川河里庄村,至社会安定后又带着眷属返回本??居住。此后的家族历史,在今健在族人的说法中模糊不清。幸好,我族人中的一家至今仍然完好保存着一幅《祖先图》,图上有序文,图与序文对已去世前辈有简略记载,从而可钩沉祖上逃难会川200余年来历史概貌。
在《祖先图》上所载最早先辈名为“侯殿邦”,但无生卒年记载。其子名为“侯彦士”,清道光七年(1827)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卒。侯彦士继配夫人侯何氏,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卒(《侯氏宗族志》,2008年复印本,第46~47页。)。据以上先世生、卒年计算,侯氏家族确切历史已有192年之久了。如果再将从河里庄带眷属迁来本村的侯殿邦祖父到侯殿邦的这三代人(以每代相隔25年计算)也算进去,侯氏迁来本村至少已有240多年了。
侯氏《祖先图序》,文字虽较简约,但对家族名人主要事绩亦不乏记述。《祖先图序》载,侯彦士“(侯)殿邦公之令子也,立身端方,持家勤俭,而且睦宗族、和乡邻,无非公之素怀也”。侯彦士之“元配丁儒人者,庄严守阃,夙行夜处,不以家政累公,岂非内助之贤欤”。侯彦士之子侯朝纲,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社会动乱时,“狄(道)西堡寨,无一保全,惟我景古城赖公之子设防守备,以全民命。后蒙钦命,提督董军门,剿办河湟军务。因公之子有功,赏给六品功牌并部札饬,军功荣身,正所谓宠叨凤阙,光前裕后者是也”。(《侯氏宗族志》,2008年复印本,第14页)
现在看来,收藏在一个偏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