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养老保障重要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家庭养老保障重要意义

浅析家庭养老保障重要意义   [摘要]家庭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家庭养老保障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本文从新加坡、韩国等国发展家庭养老的经验借鉴、我国坚持发展家庭养老的原因分析及提高对家庭养老保障地位的认识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人们对我国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家庭 家庭养老保障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20-02      一、新加坡、韩国等发展家庭养老保障的经验借鉴   在新加坡,儒家文化中尊老敬老的思想和传统一直薪火相传,政府把东方文化中的孝顺看成是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推广和营造赡养老人的良好氛围,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李光耀就十分赞同并积极推广三代同堂这种扩大化核心家庭的家庭结构,他指出,赡养、扶助和照顾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1993年,在新加坡政府颁布的《老人问题报告书》中,就直接引用了孔子的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整个社会对家庭养老保障的重视。不仅如此,新加坡政府还采取了实实在在的援助行动来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例如,凡是很好地尽了赡养义务的家庭在医疗、福利、住房等很多方面都能够享受到优惠政策,反之,如果子女没有很好地履行赡养义务,那么这个家庭的经济发展将会失去很多机会。因此,自然的亲情加上利弊考虑,大多数新加坡人仍顺其自然地进行家庭养老。   在韩国,政府推广和公民信奉的也一直是儒家文化中的忠孝思想,从韩国的社会发展来看,家庭养老保障一直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儒家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伦理道德思想,被政府巧妙地利用在了严肃的刑法中,韩国刑事法第9章第151条规定的大概意思就是:对于窝藏犯人,帮助犯人进行逃避的人,处以三年以下拘役或巨额罚款,但是,如果窝藏的是自己的亲族,则能够免除处罚。可见政府对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大力提倡。另外,韩国政府还实行“行孝休假日”“孝子栋”“寒暑假忠孝教育讲座”等一系列制??,大力营造尊重和赡养老人的和谐氛围,并为家庭养老保障的实施提供法律上的政策依据。所以家庭养老在韩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我国坚持发展家庭养老保障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尚无法全部承担起国民养老责任   目前,我国城乡均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甚至有的地方老龄化、高龄化现象已十分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养老形势,虽然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劲头,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等原因,在20年后老龄化高峰到来之时,我国仍不可能积累出充足的社会财富来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压力。有些专家在谈到养老保障时,总是强调政府责任以及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似乎只要建立健全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我国社会就能够为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做好准备。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满足所有老年人养老的社会需求。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依然会不健全,在这种形势下,成本低、稳定性强的家庭养老保障就发挥了它的巨大优势。   (二)老年人对家庭精神慰藉功能的依赖   2006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以返乡学生为调查员,开展了对全国173个自然村的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中,60%的老年人在生活中感觉孤独和寂寞,可见离开了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面临挑战。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生活孤独、精神没有寄托和慰藉对任何人的身心伤害都是极大的,老年人当然也不例外。完善的养老保障模式本身就意味着经济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只有家庭养老保障能够把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全面的养老功能。当今社会,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家也在逐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而且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本来就不多,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脱离了对子女经济上的强烈依赖,能够依靠自己的积蓄和晚年劳作来取得物质生活的满足。但是,老年人对家庭精神慰藉功能的依赖是始终存在的,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精神依赖需要只能是越来越强。很多农村老年人心甘情愿地为子女看家护院、抚养幼儿,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发挥余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因此,为人子女者,应充分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贴父母,用“心”善待老人,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在精神的欢乐中度过晚年。   (三)儒家孝道等传统崇老文化影响深远   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为所有家庭成员提供生老病死等各种生活保障,全体国民终其一生所接受的思想文化教育中,一直把孝顺作为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所以“百善孝为先”“多子多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