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古代书籍装帧历史演变.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古代书籍装帧历史演变

略论古代书籍装帧历史演变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古代中国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正是自古以来聪明勤奋的劳动人民通过不同的书籍形式记载并传承下来的。有了书籍的装帧书籍才可以广泛的流传,人们对古代的历史文化等研究也才有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书籍;书籍装帧;演变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63-02   一、早期的文字演变及载体   其实最初期的文字载体并不能称之为书籍。那时并不像现在所看的到的书本。那时候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十分复杂。并不是现在的纸质的书,而是经过用绳子、竹木、墙壁、陶片、甲骨、金属、石头、绢帛作为载体。   中国有很多名族的发展史上都曾有过结绳或者类似的方法记载事物的一个时期,云南的傈僳族、哈尼族、古时的鞑靼族、还有台湾的高山族。都有使用过类似的结绳记事的图片。而契刻书和结绳书使用方法比较类似,在长条木头上面进行契刻,刻的深代表事大,浅则事小。结绳和契刻已经拥有了一些书籍起到的作用,虽然和文字没有联系但是它同样能表达一定的内容,为文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图画文、甲骨文:图画是古代人们交流的一种方法,我们的祖先会用一些线条把他们所看见的东西描绘出来,所谓图画文就是用图画来表达思想的文字。旧石器时代就出现很多图画文多保存于山洞的岩壁上。而甲骨文出现是在商朝后期,一些帝王占卦所用的龟甲和兽骨上刻写有卜辞和一些记事文字,多为象形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后世汉字一直发展还是甲骨的方块形字体。   金文、石鼓文、碑文:在青铜器上铸成或刻上去的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青铜器时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纹饰主要有几何形纹样、动物形象纹样、叙事画纹样。石头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自从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就在不停地寻找文字的载体,由甲骨到青铜器,再到石刻文字。真正的石刻文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发达,铁器工具的出现使刻石头才成为了可能。具有书法艺术价值的石刻文字有《石鼓文》。相传秦朝的刻石之作都为丞相李斯所书,也就是是当时所颁布的小篆,后世刻石流行起来历代都有许多的刻石。比较出名的有《熹平石经》《袁安碑》《大唐中兴颂》等。   二、书籍的正规形态和纸、印刷术的发明   简书、帛书:简牍是汉代最为普通使用的文字载体。汉代的竹简书主要有隶书和草书两大类。简策书在历史上使用时间很长,又是正规书籍装帧的最初形态,对后世的书籍装帧有很大影响。谈到竹简不得不说一下木牍,木牍是用长方形的木板做成,一般制成数面而成菱形。上面书写一些文字,竖着写从右至左,一般用于公文,不做长篇记事。帛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可大可小,收藏时可以折叠可以卷轴。绢帛装书有画也有文字,与后来的卷轴装书很是接近,只是一个用的是纸一个用的是绢帛。   纸的发明:其实在古代很早人们就学会用笔了,那时候后人们在一些陶罐甲骨上作画写字,但是纸是很晚才出现。纸做的书也有缺陷,容易受潮发霉,还容易被虫蛀,易破损,比起陶瓷青铜来说比较难以保存。东汉的蔡伦造纸到魏晋南北朝出现的麻黄纸、桑皮纸、藤皮纸等。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已经出现分生纸和熟纸的区别,还发明了洒金纸、银花纸、还有水纹纸,还出现了剪纸艺术。宋代时期纸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很多纸还进行了艺术加工,当时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候不但在造纸技术上有很大提高,在加工的技术上都集历史上的大成。明代还有“十色纸”和“防蛀纸”。清代还有“羊脑笺”乾隆时期还有仿元代的“明仁殿纸”等等,造价都是很高,甚至比绸缎还贵。   卷轴装书和旋风装书:由于纸的出现,大大冲击了简策书和绢帛书,随着纸不断地改良价格也越来越低,纸做的书便普及了。最先出现的就是卷轴装书,这种装书的形式应该受到简策书和绢帛书的影响比较大,用的都是卷轴式的装订法。旋风装书是比较奇特的装帧方式,在外表上看旋风装书和卷轴装书是一样的,但是打开以后却大不相同,旋风装书里面出现了册页,里面有书签起到页码的作用。这两种装帧形式一开始都是手抄本,在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出现以后都慢慢演变为印刷版。   雕版、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和古代书籍装帧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没有印刷术,就将没有中国传统的古籍,那样更加别谈书籍装帧。印刷有三种基本的形式:一是凸版印刷、二是凹版印刷、三是平版印刷。由于雕版印刷使用时一个版刻一个内容,印完以后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相当的浪费资源,而且有了错误也不容易更改,而活字印刷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活字印刷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在明清时期出现了金属做的活字,如铜活字、锡活字还有铅活字等。   三、古代书籍装帧的成熟形态   在经过书籍的正规形态,书籍进入了成熟形态。首先这些书籍的材质都是纸,很多都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