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科学视野中音乐情绪研究
神经科学视野中音乐情绪研究
乐与情绪如何建立联系?不同的音乐到底对人的情绪有什么影响?其影响究竟有多深?是不同的音乐改变了自己的情绪,还是根据自己的情绪选择不同的音乐?这也是心理学,乃至音乐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为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音乐情绪问题研究的热潮。2012年8月4日—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召开了“音乐、大脑、医学和健康”研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大脑的发育、认知、发展、语言和情绪是如何受到各种音乐形式的影响”①。2012年7月23日—28日,在希腊召开了“第十二届国际音乐知觉与认知”会议,其学术研讨内容包括音乐与情绪、音乐和神经科学等议题②。2012年6月19日—22日,在伦敦召开了“第九届计算机音乐建模与检索”研讨会③,其学术研讨内容包括音乐情绪分析、音乐情绪和多模型途径等。
音乐可以对情绪产生影响的问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音乐如何对情绪产生影响,却需要用神经科学的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这是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其功能和作用远不止是对情绪产生的影响。根据神经科学的理论: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存在的基础④。而音乐可以通过对情绪的影响,调节和改善机体的稳态,增进人类的生存和生殖机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音乐在神经性医学治疗干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了音乐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力求推进神经音乐治疗学中帕金森病的研究;2012年8月4日—6日在新墨西哥召开的“音乐、大脑、医学和健康科学研讨会”⑤中一项重要学术内容就是“音乐怎样可以被用于神经性医疗干预”;2011年12月9日在纽约召开的“神经科学在音乐治疗和康复潜力方面的研究”研讨会等⑥,其目的正在于此。尽管过去科学家在情绪理论的更迭、纷争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难于达成共识,但是随着近年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对脑科学及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也日新月异,科学家们终于殊途同归,认识到要解决情绪理论之争,最终需要研究并了解情绪的神经生物学基础⑦。
值得我国音乐界关注的是,神经科学领域对音乐情绪进行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了以往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认识成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音乐影响情绪认识的需要,而必须在音乐情绪研究中引入神经科学的认识成果,对音乐情绪进行科学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音乐是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之一,而思维和行为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在本质上受神经生物过程的制约,而神经生物过程的产生,受到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信息的影响,尽管在外环境音乐信息刺激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对音乐信息进行的神经生物加工、处理过程也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歌曲《忐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既没有歌词,也没有完整优美的旋律,更不具有动人的曲调。这样一首歌曲如果用神经科学的理论加以分析,它缺乏形成悦耳、动听“音感觉”的神经科学基础,因而会对许多听者带来负性生理唤醒,形成负性音乐情绪。但是,一些听者在对歌曲《忐忑》听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时,导入新颖、刺激、有趣等信息内容,形成特有音乐神经认知评价体系,于是产生了正性生理唤醒,形成了正性音乐情绪。歌曲《忐忑》为什么会带给听者褒贬不一的评价,及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如果要对这一现象加以科学地解释,就需要运用神经科学的原理及理论进行研究。下面就以歌曲《忐忑》为案例,简要阐述神经科学视野中音乐情绪的形成原因,及神经生物过程。
⒈歌曲作用于听觉系统的神经科学基础
音乐音响发出的声波作用于内耳基底膜引起振动,其振动的位置与听神经纤维的最佳响应频率之间构成音调拓扑图(tonotopic map)⑧,而音调拓扑形式是听神经纤维向脑干、丘脑、大脑皮质的听皮层进行投射,形成“音感觉”的基本方式之一。也就是说,一首歌曲有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曲调、和谐的节奏,在听觉神经系统中,所构成的音调拓扑图就优美、丰满、圆润。因此,悦耳、动听的“音感觉”依赖于音乐音响所引发的音调拓扑投射形式,以及利用这种形式构成音调拓扑图的优美图形。事实上,耳蜗基底膜上整齐排列着3行外毛细胞,就如同3排调在不同音高的电子琴“琴键”,每侧数量约12000个。当音乐音响的不同频率作用于基底膜引起其不同位置振动时,机械刺激“弹动”在这个位置上的“琴键”(毛细胞)产生动作电位,通过听神经纤维传入听觉中枢的特定部位,从而引起某一音调的感觉⑨。这一听觉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电子琴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尤其是二者的机械-电转换(cochlear transduction)原理如出一辙。藉此可见,音乐是通过声波有组织、有规律的频率(音调);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振幅(响度);优美、瑰丽的波形(与音色有关),使毛细胞翩翩起舞,带来“音感觉”美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屋面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试验记录(蓄水)1.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 2025国务院国资委国企绩效评价中心招聘5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四海】25下半年立体图推精讲班讲义-龙飞.docx VIP
- DLT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2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pdf VIP
- 2024药疹基层诊疗指南(最全版) .pdf VIP
- (高清版)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pdf VIP
-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1044-2014).pdf VIP
- 2022年11月杭州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带题目详解.docx VIP
- 2023年11月杭州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带详细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