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伏跗室和它主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书楼伏跗室和它主人

藏书楼伏跗室和它主人   宁波市2009年8月推出了城市形象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藏书楼天一阁几乎家喻户晓,但就在离天一阁不远的伏跗室藏书楼却鲜为人知了。这里的藏书,曾经卷帙浩繁,价值非凡。      走进伏跗室   今年夏秋之间,我两次探访了位于宁波市孝闻街91号的伏跗室。黑色铁门上有一对大门环。门的上方镂有精细的砖雕。从大门进内有一天井,一棵大橘树干粗叶茂,结着果实。门房老人告诉我,它被称为代代橘,已有80多年了。右侧临窗棂的一丛芭蕉,叶子硕大,翠绿欲滴,给庭院增添了几许古雅的韵味。橘树四周摆满了棕竹、苏铁等嘉木花卉盆栽,显得满目清翠。   伏跗室为五开间两弄三厢房的木结构楼房,坐西朝东,6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古朴精致,保存完好。藏书楼伏跗室之名,出自东汉辞赋家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狡兔?伏于?(跗)侧”之句。“?”与“跗”相通;?,通蜷;跗,脚背也,意为不求闻达,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像狡兔般蜷缩其身,伏于陋室,修得硕果。   伏跗室的主人就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版本学家冯孟颛先生。   过天井,便是“冯孟颛先生纪念室”。阶前是一副包柱的楹联,上写“有满屋藏书古为今用;是当代宿儒人以文传”,为冯先生好友、书坛大师沙孟海先生亲书。过台阶便来到正厅,又有一副楹联“集乡邦遗著充栋汗牛真事业;承庠序余风传知解惑古先生”,为甬上知名学者郑玉浦先生撰写并手书。正厅中堂名“树德堂”,匾下挂冯先生像,左右各一联。正厅两侧房辟为“冯孟颛先生生平事迹陈列”,两间房内陈列着冯孟颛先生的多幅图照及古籍批注件、信件原件、藏书箱等实物,展示了冯先生不同凡响的生平事迹。厢房之中亦极具书卷气,有姜宸英、米芾、刘墉所书楹联及甬上名家字画。      伏跗室的主人   冯先生平生为人低调,嗜书如命,收书藏书写书,埋头做学问。与他交往的马衡、郑振铎、沙孟海、赵万里、谢国桢、夏承焘等人多是学富五车的学者或藏书家,有的居住宁波,有的居于杭、沪、京等地,朋友见面或书札往来,统称他为“冯先生”,这也符合“伏跗”的本意。   冯孟颛名贞群,字孟颛,号伏跗居士,慈溪(今宁波慈城)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历九月廿三,卒于1962年3月31日,终年76岁。冯先生祖父冯溪桥以办松江府娄县盐务起家,后迁居宁波。先生一生坎坷,8岁丧父,靠寡母和祖父抚养成人,17岁考取秀才,19岁祖父去世,承祖父遗业,管理钱务,但做生意并非其志向。先生老年丧子,家业承袭和孙辈教育均由他操持。辛亥革命后,他任宁波军政分府参议员。1932年至1941年任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解放后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宁波市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冯先生为人正直,性格内向,喜欢读书,更喜欢收藏古籍。其父冯鸿薰为清朝贡生,留下2000册书籍,冯孟颛很快读遍,逐渐自己开始收书,用以研读。   1941年4月,宁波沦陷。四明大地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许多人士和社会名流逃往他乡避难。冯先生一家老小也到他秘书施少素位于黄古林的乡下老家避难。只有冯孟颛和夫人陈梅云没有走,亲友们劝他们暂避,可满楼的古籍他怎么能够丢下不管呢?他要与书籍共存亡。   日寇窥探中国的典籍由来已久。日军攻占宁波后,首先派一个中队的兵力冲入天一阁,欲实施抢劫,无奈书去楼空,计划未能得逞。伏跗室的大门关得严严的,冯先生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有一招可以试试。他找来多尊佛像,供奉在书楼的每个角落。他想:日本人不是声称信佛吗,佛祖面前他们还敢胡来?   很快,“咣咣咣”的敲门声终于响了。冯先生镇定自若,慢慢地拉开门闩。气势汹汹的日本宪兵队头目冲进来,看到眼前烟雾缭绕,供奉着佛像,庄严神圣,果然未敢造次,停了一会儿,撤走了。满楼古籍就这样逃过一劫。   可日本人和汉奸的纠缠并没有停止,日本特务芝原平三郎了解到冯孟颛的身份和影响后,带领三四个宪兵闯入伏跗室,持枪威逼冯先生出面组织宁波维持会。冯先生以年迈多病加以拒绝。后来汉奸邀请他出席伪文化座谈会,也被他当场拒绝。敌人无耻地捏造事实,第二天公然登报发表冯孟颛出席文化座谈会的新闻。冯先生闻讯气愤之极,立刻向报馆声明,要求更正,表现出正气凛然的民族气节。   在《伏跗室记》中,冯先生表露心志:“岛寇陷鄞,初以威胁,继以利诱,终用反间,日人数迫贞群出主政局。念硕果仅存之身,白刃可蹈,饥饿可忍,逆则不敢附也。”      收藏古籍与考校著述   冯孟颛在古典文学、文献学、目录版本学方面造诣颇深,精于考据,有鉴别古籍的好眼力。特别是对宋元椠本、明清刻本,以及手本抄本均有研究。哪些本子序跋缺失,哪些为后人填补,哪里有谬误,经他翻阅,立时能辨真伪。   清末民初,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科举废,新学兴。许多藏家生计难以维持,便变卖书籍,有的甚至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