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片《经过》浅谈书法艺术时空性.docVIP

观影片《经过》浅谈书法艺术时空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影片《经过》浅谈书法艺术时空性

观影片《经过》浅谈书法艺术时空性   [摘要]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作品将书法艺术语言的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读着这样的文字和线条所表现的自然情感,一股悲凉之气油然而生。这也恰恰体现了作为时空艺术的书法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时间 经过 书法 时空艺术 情感   “时间只是经过,刚好留在这里”。这是2004年获得台湾金马奖的影片《经过》里的一句话。这部关于时间,关于寻找,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件书法藏品的电影,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将时空、记忆、历史联系在了一起。在这部影片里还有一位主角,我们没有看到他的身影,他却无处不在,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宋书法四大家之首的苏轼,他的手稿《黄州寒食贴》,成就了这部片子的主线,它记录了在近一千年前苏轼停留在黄州被贬的三年里的心情,也见证了留在台北故宫藏品中的这件至宝也曾经过的传奇。借电影《经过》为引子,让我们再来谈谈关于千年书法艺术包含的时空性及其独特魅力。   汉代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我们的古人早就用“心画”二字提出了书法艺术的重要内涵,即情感的表达,而这情感表达的过程恰恰是书法艺术里呈现出的一种时间连续性,通过对我们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的书写,书法的时空性也成了书法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质。记得当代书法艺术家冯明秋先生曾在一次关于《中国书法的时空建构 》讲座中谈到:“欣赏书法的时候,我们当然并不以诗词的内容为重点,但是文艺的存在,却出乎意料之外,几乎主宰书法的一切,时间的特质也是由此而生。” 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艺术形态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①从审美的技术角度来看,书法具有空间性与时间性。诗是时间性的,画是空间性的,书法既是时间性的又是空间性的。中国书法在时间上解析世界,一幅书法手札就是作者的一幅心电图,人的心情变化???时间的流淌过程里,通过书法艺术语言中的笔墨、线条、提按扭转所记录,呈现了不同的空间形态,同时,书法艺术里的文字内容又具有诗歌的时间性。人们通常习惯称书法为线条的艺术,游走的线条的完成需要时间,情感的起伏也在时间里产生变化。那些被认为是永恒的艺术品,覆盖着厚重的时间,不可避免地进入艺术史的主干道,不断地为历朝历代的人们提起、仿效。一般人对于过去的时间的日见淡漠,却由于某个时间段上某个书家、某件作品,使时间变得具体可感起来。②   在中国千年书法艺术里有三件备受人们赞誉的行书作品,它们无不例外的呈现了线条笔墨的空间性和情感表达的时间性两种特质的完美结合。世人将苏东坡《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以《寒食帖》为例,作为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横118厘米,纵33.5厘米,行书十七行,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个职位是个空职,主要任务是反省自己的错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被贬黄州度过第三个寒食节的三月初七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表达了其对人生之叹、惆怅孤独的心情。苏轼将诗句中的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挥洒之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正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前七行书家的心境还比较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也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涂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产生了令人心惊胆颤的视觉冲击力。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嘎然而止。③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在空间上给人以豪放恣意的错落形式美感,同时苏轼将文学诗词内容与书法艺术完美自然的结合,将书法艺术语言的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书法艺术的时间性来讲,情感运动的节律左右线条运动,使之呈现出最生动最丰富的节奏,具有强烈深刻的感染力量。黄庭坚跋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