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众视野古籍拍卖.docVIP

进入大众视野古籍拍卖.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入大众视野古籍拍卖

进入大众视野古籍拍卖   古籍拍卖这些年,可以说是逐渐走出小众,进入了大众收藏的视野。如果将这几年的历程,放置于20年来的艺术品拍卖长河里,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它的壮大轨迹。其实不知不觉,古籍拍卖也走过了20年的时光,与中国艺术品拍卖同龄。而十余年前,一件古籍拍品成交百余万已是创中国古籍善本拍卖世界纪录,今天,古籍拍卖迎来亿元时代。回首恍如隔世。   回首——20年来那些事   ⊙1993年9月,受中国书店委托,北京市拍卖市场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古旧书拍卖。由此拉开古籍拍卖的大幕。   ⊙1993年10月,山东青岛举行了“珍奇报纸拍卖会”,这是国内举办的首场报纸拍卖。   ⊙1995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海外回流的宋周必大刻《文苑英华》零本一册以143万元高价成交,这在当年已是“创中国古籍善本拍卖世界纪录”的轰动事件。   ⊙1998年春,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镇江沦陷记》手稿以12.6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抗战史料拍卖最高纪录。   ⊙2000年春,经过中国嘉德多年的努力,圆满促成漂泊海外50载的“翁氏藏书”自海外回归祖国,入藏上海图书馆。4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举办了“常熟翁氏藏书转让入藏仪式”。翁氏藏书计有80种、542册,其中宋刻本11种、元刻本4种、明刻本12种、清刻本26种、名家抄稿本27种。百余年来许多国内学术界不知其存否的一些孤本秘籍,不少都在翁氏藏书中。经过多次协商,上海市政府出资450万美金,购下这批文献,入藏上海图书馆善本库。   ⊙2002年春,五柳堂旧藏明清尺牍、罗振玉旧藏金石碑帖、汪慎生旧藏与名人来往书札亮相嘉德。   ⊙2002年11月,中国嘉德2002秋季拍卖会上,《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恢弘面世,震动学术界,最后以990万元被上海博物馆购藏,创造当时的中国古籍善本拍卖世界纪录。   ⊙2004年春、秋季大拍,常熟曹大铁半野堂藏书分别在中国嘉德、上海嘉泰现身。   ⊙2004年春,嘉德曾上拍常熟萧氏(萧谷土、萧蜕公、萧益友三兄弟)藏书63部,秋又上拍24件。   ⊙2004年秋,民国大金融家陈澄中的国宝级藏书由嘉德从美???征集回国,后整体出让给国家图书馆,据闻总价近1500万元人民币。成为当年古籍拍卖最大事件。包括陈澄中旧藏古籍善本23部、黄丕烈跋字画一件及陈澄中藏书印原物8方。   ⊙2005年春,过云楼藏书“集体”现身中国嘉德。并最终以2310万元被买走。秋拍也有50件过云楼藏书上拍。   ⊙2005年春,著名文人、藏书家黄裳藏书出现在上海嘉泰古籍专场,深受追捧。此后数年都有征集到黄裳藏书上拍。   ⊙2006年春,清末四大藏书家“百百宋楼”陆氏藏晚清名人信札现身上海崇源。   ⊙2006年秋,中国嘉德在岭南征集到世纪学人陈寅恪遗稿上拍但遭流拍。   ⊙2006年秋,中国嘉德又征得常熟翁氏藏书20余种上拍。   ⊙2007年春,罗振玉遗藏“大云烬余”77件拍品在上海嘉泰百分百成交。原估价近百万元,实际成交总额达426.14万元。这个专辑上的拍品大多经罗振玉亲笔批校,许多藏家关注多年,各地藏家都亲自到场,其中有多件拍品成交价超出低价近10倍。   ⊙2007年秋,现代文学大家施蛰存碑帖藏品在上海嘉泰被整体拍卖。事前曾引起文化界、收藏界广泛关注。拍品从120万起拍最终以198万元成交被整体收藏,业界认为这些藏品将从此获得最佳保存环境。   ⊙2008年春、秋,民国著名藏书巨擘——浙江湖州嘉业堂藏书在中国嘉德有少量上拍,多是宋元佳刻。   ⊙2008年秋,上海工美“唐云大石斋藏品”专场成交率近乎百分百。   ⊙2008年秋,潘重规藏书32种,郑逸梅旧藏书札30种在嘉德上拍。   ⊙2008年秋,上海嘉泰有一批为数40余件的周退密藏书上拍。   上述这些名家旧藏,当年成交的价格在今天看来实在不算贵,2005年2310万元成交的过云楼藏书7年后的今天已经是2.16亿元的天价。而2009年以后,重要藏书家的旧藏资源渐显枯竭,批量集中上拍的名家旧藏已是买少见少,尤其是2010年以来,古籍价格一度大涨之后回缓,进入新的格局。下面,就2009年以来的古籍拍卖大事以及那些精彩拍品作一回顾。   “胡适存友朋信札”高价成交,国家首次试水优先购买   2009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中,一批之前从未亮相的“胡适存友朋信札”,包括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通27页(554.4万元人民币成交)、梁启超致胡适词稿及信札11通34页(78.4万元人民币成交),徐志摩致胡适信札3通9页(112万元人民币成交)共拍出744.8万元人民币。陈独秀致胡适信札由1920年直至1935年,长达十年的信件中涉及到1920年《新青年》独立办报事件、1920年《新青年》编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