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音乐艺术中“音”与“乐”二重性
论音乐艺术中“音”与“乐”二重性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融实践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一切音乐实践,都体现着“音”与“乐”的共同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乐记》云“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意即“音”是人心所动,而“乐”则是情感所致。通俗地说,在音乐特有的艺术表达过程中,“音”传递的是声音,而“乐”传递的才是情感。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音”与“乐”的二重属性的平衡却常常被忽视,更多体现为重“音”而轻“乐”,以至于我们的音乐表演空乏无力,艺术创作空洞无物,出现“情感缺失、技术崇拜”等十大恶俗[1]。所以,在音乐实践中,正确认识“音”与“乐”的二重属性和科学处理二者的平衡关系,做到相得益彰,显得非常重要。
一、“音”是技术,“乐”是艺术
“音”是技术,体现在对乐谱予以准确、熟练的音响再现;“乐”是艺术,体现在对乐谱赋予深度、完美的思想包装。前者是躯体、是外象,后者才是生命、是灵性。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来,国内很多专业音乐艺术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可谓人才济济。论技术,在国内堪称一流。但能够站在国际专业赛事领奖台的却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毫无例外地要归咎于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没有理顺“音”与“乐”的关系。更多地或者说一味地强调技术的训练、强调对谱面语汇的重现,无意间忽略了对音乐的剖析、忽略了对乐感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必然只会缘木求鱼、胶柱鼓瑟,这样的表演也必然是有“音”无“乐”、有形无神!
去年岁末,指挥家彭家鹏率某高校中乐团赴国家大剧院参加第三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演出。乐团依托曾侯乙编钟组成了120余人的演出阵容,可谓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而要让古老的“曾楚百钟”在一个容纳量为2000余个座次的现代音乐厅“金石合鸣”,先且不说如何体现华韵楚风的艺术特色,只就如何让编钟那低徊婉转、深沉厚重的声音均衡地“铺满”音乐厅的每个角落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这点上根本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通过现场排演和反复试听,彭家鹏果断提出“???轻’音量,‘重’音色”的演奏原则。后来的演出效果证明这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决断。
所谓“‘轻’音量,‘重’音色”,即在特殊条件下,乐器演奏的音量和音色二者不可兼顾时,牺牲音量而突出音色。这的确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通常情况下,震撼耳膜的是音量,这是物理现象,是“音”的范畴;而震撼心灵的却是音色,这是审美情趣,是“乐”的魅力。艺术作品中欲哭无泪比之于嚎啕大哭、欲语还休比之于声嘶力竭往往有更强的戏剧性和感染力?还有俗话说“有理不在言高”等,这些道理都同出一辙。提高音量只需用力,而突出音色却要用心。要在偌大的音乐厅展示先秦时期的编钟之声,不求金声玉振,但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求满足听众的猎奇之心,而是尊重艺术,给听众以和合之美的艺术享受。这是真正的科学的态度!
本世纪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老师有一次太行之旅,期间与左权县一群盲艺人邂逅。在看了他们的表演、听了他们的歌声之后,田青泪流满面:“他们像一切真正的民间艺术家一样,有一种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尊严,端坐在那里,像一尊沉默的山,像一座紧闭着门窗的廊庙。然而,他们只要一张口,你就必须跟着他们走,他们用他们的音乐,勾魂夺魄。”他说:“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眼泪开始流下面颊的,但我知道我为什么流泪。在艺术中我最怕两个字——‘真实’。每当我不经意间在艺术中与它邂逅,我都不能自已。”[2]之后,田青老师将他们带到了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是日,整个音乐厅座无虚席,当这群身着青衣白衫的艺人依次搀扶着出场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当《光棍苦》的第一句被他们唱出的那一刹那,那种苍凉、那种幽怨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作为一群终日游走在左权大山里的盲人,作为一群一年四季走村串户路边卖唱的艺人,你能说他们有多么扎实的功底?你能说他们有多么高超的技艺?但是,他们的艺术感人,他们的情怀感人,他们的“乐”感人!
二、“音”是逻辑思维,“乐”是形象思维
2009年岁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艺术学科评审组组长、牛津大学艺术史学、哲学博士曹意强在国内某大学做了题为《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的学术报告会。他说,“我们都知道艺术与科学的目的不尽相同,艺术是非理性的创造,而科学是理性、逻辑性思考后的结果”。通常说,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这话没错!但当艺术家依据艺术的规律在对某一形象用艺术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作时,所依据的“艺术的规律”却是这一领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给创作者预留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逻辑思维却让你的想象回到常理的轨道中来,此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杯弓蛇影是出了偏差的形象思维,而画蛇添足就是荒唐的逻辑思维了。
就音乐实践而言,作为逻辑思维的“音”并不仅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