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忆与俞老交往岁月
追忆与俞老交往岁月
俞振飞先生和我家可称是世交,父亲尊称他“俞五爷”。父亲梅兰芳23岁来上海演出时就已经拜识了南昆老前辈、俞老的父亲俞粟庐老先生。上世纪20年代,父亲多次来上海,每次都要到俞家拜访,俞粟庐老先生第一次将俞老介绍给我父亲时,少年的俞老吹笛为我父亲伴奏,当时俞老20岁不到,唱的是《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和[好姐姐],我父亲评价说:“今天我才听到真正的昆曲。在北京听了许多昆曲,我总怀疑昆曲不应该是那么唱,听到俞氏父子唱的,才觉得完全合乎我的理想。”这可以说是当年的青年艺术家之间的心气相投吧!
1931年,我家南迁,1934年我生在上海。那一段日子里父亲着意研究昆曲,对他以前学过演过的五十多出昆曲戏加以整理,重新认识。思南路87号成了充满学术研究氛围的昆曲沙龙。我父亲曾回忆说:“我们这个研究昆曲的小团体里,加上俞五爷,更显得热闹。那一阵我对俞派唱腔的爱好,是达于极点了。我的唱腔,也就有了部分的变化”。他请俞老改一改他的《刺虎》,他还请俞老教一些比较冷门的戏,如《兹悲愿》中的《认子》,因为这些昆曲的精品,对京剧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八年抗战,父亲蓄须明志,拒不登台。
1945年抗战胜利了,父亲的嗓子八年搁下来,连最低的调门也上不去了,重上舞台,缺乏信心,也是俞老在我们家和我父亲说:“不要难过,明天我带支笛子来,您唱唱《游园惊梦》,我想是可以的”。我父亲说:我只演昆曲,可能观众会不满足。俞老鼓励我父亲说:“您多年没演出了,老百姓知道您是蓄须明志,十分景仰。不要说唱一出什么戏了,只要到台上站一站,也都会来看的。”父亲给予了俞老的一些报酬,俞老坚决不收,缓缓地和父亲说:“您唱昆曲,就是支持保存昆曲艺术的有效措施,您登高一呼,昆曲就有了希望了。”我母亲要买礼物送俞老,他坚持“君子结交淡如水”。我父亲没有办法了,就和俞老说:“我欢迎您参加梅剧团”。1946年,俞老正式参加梅剧团,和我父亲合演了《琴桃》、《奇双会》、《春秋配》、《洛神》、《凤还巢》等等许多昆曲、京剧。事隔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艺德真是值得深思!
1955年,俞老在香港,我父亲写信给他希望他能回来,并参加拍摄《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电影中《断桥》一折,四月七日父亲亲自去火车站接俞老,并安顿在我家住下,我父亲跟俞老说:“《断桥》过去演得不少,但唱念还不如南方的细致,这次还是按您的路子,帮我理理唱念和身段吧!”这段时间里,他们天天切磋。并在父亲舞台生活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公演了,我演的是“青蛇”。
在安排《断桥》过程中,有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情:
戏中白娘子见许仙跪在面前乞饶,又气又爱,一声“冤家呀”,旧的演法,许仙希望白娘子忍气吞声,白娘子也被许仙不真实的感情所蒙骗。经他们二位的切磋的结果,是处理成两个人完全真挚的感情交流。旧的演法,白娘子“冤家呀”时,右手反水袖,腰包,左手空指许仙一下。但在排演过程中不料俞老跪得离我父亲近一些,父亲伸手一指,已经指到俞老的额头上了,父亲干脆用力地戳了一下,俞老顺势身体向后一仰,父亲赶紧又用双手去搀住俞老,但一想,又感到许仙太负心,还是不理睬好,于是又生气地轻轻一推。这一戳、一仰、一搀、一推,几乎是一组绝妙即兴佳品,而且是很自然地生发出来的,现在京剧的《断桥》和地方戏中的《断桥》都用了这一组表演。当然,如果演过了头,又不是剧中人物的个性了,又会走向反面,所以,我想再重复一句,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真是值得深思和认真学习,这是艺术心灵的呼应,更是文化心灵的呼应。
俞老在我心目中,尊为师长。
我第一次和俞老同台演出是1950年10月25日,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当年我16岁,也是第一次演《金山寺》、《断桥》。我的《金山寺》、《断桥》是朱传茗、陶玉芝老师教的。因我父亲想念世芳师哥,怕触景伤情,台上控制不了,一直没有动这两出戏,所以我学会了也没有机会演。当时,俞老在梅剧团,是我母亲和俞老建议让我陪着父亲演,父亲勉强答应,可不能在上海中国大戏院,他怕四年前和世芳师哥在台上的默契,在同一个舞台上出现幻觉。
演出前一天,下午四时在天津百福大楼的客厅里,高朋满座,专家云集,看我父亲,俞老和我排《金山寺》、《断桥》,因为我跟朱传茗老师学唱的是南派,又是初出道的青年,引起新闻媒体的轰动,虽事隔60年了,仍历历在目。因我南派的演法和父亲北派的演出有些出入,这出戏的身段白蛇和青蛇有许多地方需要正反同步及呼应,我父亲只能跟着我,他有这能耐和火侯,俞老又扮许仙,又做协调,不断给予我多方指导和帮助。
1981年8月8日,为纪念父亲逝世20周年,在北京人民剧场,俞老和我合演了《奇双会》中《写状》一折。事后他的回忆录里写道:“说也真巧,北京人民剧场和一九五五年开幕的头一天,便是我和梅先生合演《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9月28日安徽省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市级卷).doc VIP
-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doc VIP
- 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VIP
- 人居环境与科学导论课件.ppt VIP
- 问题分析与解决PPT课件.pptx VIP
- 某大街新建排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第2号)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旅游法的案例分析与解读.pptx VIP
- 浙江衢州市广纳人才开发有限公司招考聘用派遣制驾驶员模拟预测(共500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docx VIP
- 广州中考语文答题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