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雅克萨在最北地方探访游牧后裔.docVIP

风雪雅克萨在最北地方探访游牧后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雪雅克萨在最北地方探访游牧后裔

风雪雅克萨在最北地方探访游牧后裔   这是一片令人心痛的土地。它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世代森林猎人的故乡。一支流浪的民族栖身于此,在黑龙江对岸的“吃人恶魔”来犯时,他们拿起武器奋战,两次大战后终于保住了家园。但遗憾的是,在1858年满清《瑷珲条约》中,这片土地却被划入了俄国版图,如今人们仅能从当年的战场古城岛,凝望对岸已易名为“阿尔巴津镇”的雅克萨故城……   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额木尔河,由阿木尔开始从东向西流过漠河县城后,又转了一个大弯,在古城雅克萨的面前汇入了黑龙江。实际上,“雅克萨”在女真语中的意思就是:“被河水涮塌了的江湾子”。有意思的是,这座古城的主人,历来都是中国的游牧民族。时间进入满清时期之后,清廷将栖居此地依靠渔猎为生的达斡尔族人、鄂伦春族人、赫哲族人编入了满洲八旗,从此成为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但是,这些游牧民族的平静生活,后来被来自江对面的“吃人恶魔”打破了——沙俄势力扩张到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便不断地派遣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作为外兴安岭与大兴安岭交通襟带的雅克萨,就这样多次被战火与屠杀光顾。为了保卫这片世代栖居的土地,守护者们拿起了弓箭猎枪,与入侵者开始了惨烈的决斗……   古城岛上的眺望   战场上游牧民族的弓箭   在哈尔滨前往漠河的火车上,坐在对面的一位小伙子听说我要去漠河探访雅克萨古战场的遗迹,居然激动地摸出一壶酒要与我对饮。小伙子说:他是达斡尔族人,家在嫩江边的莫力达瓦旗,雅克萨是他祖辈生活过的故乡。   几口酒下肚,小伙子开始讲述起祖先的故事——在辽灭金之后,一支契丹军队转移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地区,发现那里适合打猎捕鱼,厌倦了战争的他们干脆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为了达斡尔族人的祖先,在那里繁衍生息了数百年。而“达斡尔”一词,其实就是“开拓者”的意思。   几乎所有的达斡尔族人都认为,是“老毛子”破坏了当年的美好生活。从他们口中及历史书上人们可以了解到:从明崇祯时期开始,俄国强盗就开始入侵这片土地,并在此书写了一段灭绝人性的侵略史:强盗们不???烧杀抢掠,甚至因为冬天寒冷没有粮食,还直接将达斡尔族人杀死后吃人肉……   不难想象,如此背景下的达斡尔人是如何仇恨侵略者的。在雅克萨之战中,许多达斡尔族人只拿着打猎的弓箭长矛就主动上了战场,他们是满清军队中最勇猛的先锋。   在额木尔河河口的古城岛,我体会到了当年这场战斗的血腥。这座面积15平方公里的岛屿,是黑龙江的第二大岛,也是当年清军的主要炮台——它与雅克萨城隔江相望,清军占领此地后,红衣大炮每一发炮弹都能打到敌人的营地,将侵略者轰得血肉模糊、支离破碎。   令人遗憾的是,后来俄国人还是夺走了雅克萨:在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包括雅克萨在内的黑龙江以北地区被划入俄国版图。而今,当年雅克萨的原住民们,只能在漠河境内远远凝望黑龙江对岸已易名为“阿尔巴津镇”的故土。或许是不忍这种煎熬,有许多达斡尔族人后来甚至干脆放弃了故土,南迁到了嫩江流域……   在古城岛上,一位达斡尔老者告诉我,古城岛距离我国江岸仅50多米,距离俄罗斯江岸有350米,现在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古城岛仍属于我国。曾经有人试图在岛上开垦农田,后来因为冰凌灾害而不得不撤离,只好在古城岛上立起一块“雅克萨之战纪念碑”,供后人凭吊祖先当年那颗勇敢的心。   同时,老者还指着额木尔河说,这条漠河的母亲河,见证了达斡尔族人打跑“老毛子”的战争,也曾经救过许多达斡尔族人的性命:1987年5月大兴安岭大火的时候,整个漠河县都快烧完了,这条河流在此时居然提前解冻,成千上万的人不顾寒冷跳到河中,才在大火里保住了性命……   原始村落北红村   千年风俗与黑龙江上的冬捕人   住在黑龙江畔的人,没有人愿意将这场战争,以及这些勇敢的民族忘怀。在离古战场不远的北红村,我见到了一群当年参加战斗的士兵的后裔,他们依旧保留着祖先的传统。   北红村原名叫“大草甸子”,曾经是漠河镇北边的一处驿站。文革期间,下乡知青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整个村子迁到了黑龙江边,村子也得名北红村。这里是漠河最冷的地方之一,如果晚上在北红村的街上走着,一不小心就会被冻得硬邦邦的牛粪绊倒,运气不好的话脸还会被前面的马粪划破。   村内保留着黑龙江流域原始村落的面貌。比如生活在这里的达斡尔人,由于敬老的传统和灵魂不死的信念,对死者忌讳直言说“死了”,他们会针对死者的年龄、辈份,采用不同的说法——对长辈之崩,敬称为“成佛了”;少年之殇,则惜称为“少活了”;萨满过世,崇称为“上尚德了”(上了神坛)……再如达斡尔人的棺材内,左边必须贴上圆形金箔,象征着太阳;右侧则需要贴上弯形银箔,象征着月亮,其意是死者往“彼世”时,仍然有这个民族崇敬的太阳和月亮伴随……   北红村没有宾馆,我的向导邓哥带我住进了当地农家。刚一进屋,就被一阵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