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六 中外综合串讲-主题5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六 中外综合串讲-主题5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六 中外综合串讲-主题5 Word版含解析

主题五 社会生活变迁中的历史画面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史籍关于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记载。“便服裘帽,惟取华丽,或娼优而僭拟帝后,或隶仆而上同职官,贵贱混淆,上下无别。”“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赴观焉。……南都(指南京)服饰,在庆、历前犹为朴谨。近年以来,殊形诡制,日新月异。”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即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则归市酒,夫妇团醉而后已,明日又别为计。”“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兄弟当分,异居异财。”“婚娶颇多论财,嫁女竞侈,穷极靡丽,富贵妆资从厚。” ——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历史影响。 解析:第(1)问主要特点,据材料信息从消费观变化及家庭变化等角度说明。 第(2)问历史影响,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 答案:(1)特点:在服饰上突破了传统的礼制和等级制度;衣食住行、嫁娶等方面出现奢靡风气和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商贾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传统贱商观念有所改变);出现家庭小型化现象(出现兄弟、父子分产别居现象或人们的私有财产观念得到强化)。 (2)影响:政治上:冲击了封建等级制度与传统家庭结构;经济上:促进人口流动,有利于城镇就业,推动工商业发展;思想上:冲破了理学禁欲主义的控制,有利于市民阶层的觉醒;社会生活上:奢侈之风造成浪费、贫困加剧等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据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 材料二 在民国时期人们婚恋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 ——据刘超《青年婚恋观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婚恋观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1949~1978 年:以政治出身为主导的择偶标准。 第二阶段:1978~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 。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今: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择偶标准 。 ——据王英侠、徐晓军《择偶标准变迁与 阶层间的封闭性》 (1)指出材料一中婚恋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2)民国时期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婚恋观变革的原因。 (3)材料三中把1978年作为婚恋观第一、二阶段变化的分水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阶段婚恋观出现的原因。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影响婚恋观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惟论财势耳”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据所学知识,可从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等时代特征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教材回答。第二小问,据所学知识,可从民国初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史实进行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第二阶段:1978~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判断,其原因从改革开放的决策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第三阶段的时间“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切入,联系经济方面的主要史实说明。 第三小问据社会史观看问题,从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因素、立场、价值观、社会风气等影响婚恋观的因素角度归纳。 答案:(1)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拜金逐利之风兴起;传统婚恋观念受到冲击;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 (2)年份:1912年。 原因: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辛亥革命移风易俗;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中共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革命思潮影响;新式教育的兴办以及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西方婚恋观传入。 (3)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炫富等拜金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因素: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因素,立场,价值观,社会风气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