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让孩子的心灵亮丽起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孩子的心灵亮丽起来

让孩子的心灵亮丽起来——也谈小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在我国约有1/5左右的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影响着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目前,不少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和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的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各科教学为主要载体,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将心理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呢?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潜在心理教育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1.?以榜样为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教材中《守信》一文中宋庆龄严格遵守自己的诺言;《不瞒真情》一文中老舍诚实,不隐瞒真情;《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文中桑兰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一次著名的冲刺》一文中派特利不屈不挠地坚持跑完全程……这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文记叙了体操选手桑兰在比赛时发生意外后,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顽强的毅力,微笑着面对伤痛,学了课文后,可让学生写篇读后感,感受桑兰微笑面对人生,与病魔顽强搏斗的人生态度。同时写作教学是渗透个性教育的最佳机会,在写作教学中及时发现、恰当肯定、正确鼓励与引导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渗透。 ????????2.?在情感中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升华。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屏弃传统课堂上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要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不同的形式,充分尊重孩子们丰富的个性情感需求,让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在自己己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感知,去体验,去领悟,并从中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让老师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培养者。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写的是毛泽东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住在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看见村子里没有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很不方便,便带领战士们为村里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的旁边立了一块石碑来纪念毛主席的一个小故事。课文的重难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对石碑上刻的两行文字的理解,来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之情。? 教师通过写字、刻石碑等这些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愉快地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区别了“牌子”与“石碑”,“竖”与“立”,“写”与“刻”的不同含义。并轻松地突破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明白了乡亲们这么做是为了表达他们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之情,灵魂得到了启迪,思想得到了升华。 ????????二、?发挥写作优势,优化学生心灵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更无需这样或那样的删改,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从他们的作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这样把作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不就可以起到教、育两不误的作用吗??1.?形式多样。教师在命题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化大题为小题,化远题为近题,化深题为浅题,在形式上做到自由活泼、灵活多样:a.?多题选择。在统一写作要求的前提下,多拟几个题目。例如,让学生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就可以给他们出一系列题目:《这件事教育了我》《班级里的新鲜事》《我真高兴》《后悔》等,由学生任选其一,也可以在不改变写作要求的前提下自拟题目。有时还可从不同方面选择若干题目,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题目完成。b.?半命题。如《我渴望???》《假如我是???》……这样的命题可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留有个人自由选择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c.?自由命题。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提出作文的范围和要求,然后由学生自由命题。这样能使学生的选材范围更加宽广,也极容易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2.?贴近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圣明的国文老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的经验范围内,是学生所能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