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附中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仿真(B)卷及答案.doc

北京人大附中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仿真(B)卷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人大附中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仿真(B)卷及答案

· PAGE 105·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 历 史 (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新余市联考)“如果过去的商朝臣子很快带着他们治下的领土投降,或者遇到一个无法用武力征服的商朝旧臣,周朝就承认他们为封建领主。”材料主要说明 A.“封建领主”具有绝对的优势 B.西周时期宗法制观念逐渐淡薄 C.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D.殷商遗民在西周得到足够重视 2.(2017张家口市联考)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3.(2017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系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B.明确官员的职责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4.(2017衡阳市联考)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5.(2017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6.(2017仙桃市联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7.(2017天一大联考)1883年,《英国驻华各口领事报告》中说:“棉纱线消费的巨大增长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仅上海邻近地区如此,全中国也都如此,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英国棉线出售,每一个商店的货架上都可看到英国棉线。”这一报告表明 A.传统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B.全国传统纺织业受打击的程度相同 C.民族纺纱业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D.全国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范围扩大 8.(2017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在此,梁启超 A.报纸的商业功能 B.肯定报纸的舆论教化功能 C.主张首先改革社会风气 D.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 9.(2017仙桃市联考)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