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走转改”,路在何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宣传“走转改”,路在何方

总公司2011年政研论文 企业党务人员“走转改”,路在何方? ——浅谈企业党务宣传方向 四公司 高航 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的一项活动进行了部署,这就是全国新闻媒体在下半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转改”一经推出,立刻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一时间好评如潮。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让人有如沐清风之感。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基层连队,远涉边疆山寨,与奋战在一线的同胞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寻常百姓的所求所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社会变迁、百姓生活、时代风貌在一时间得到了空前的聚焦,“走转改”让新闻工作者脱胎换骨,“走转改”让平民百姓拍手叫好,“走转改”成为了贯穿社会的一课,“走转改”成为了清新的新闻价值理念。 作为新兴建设的一名员工,公司的宣传是每一名员工的义务,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更是要重点兼顾起公司的党务宣传工作,两级集团与总公司开张圣听,为我们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不胜枚举的便利,从《通用时代》、《中国新兴》、《新兴建设》三大媒体,到以身边榜样为蓝本的演讲比赛,乃至两年一度公司上下齐编写的《企业文化案例》等等。只是写得久了,写的多了,反而愈显得笔下生涩无物。结合起风靡全国的新闻工作者“走转改”活动,方能体会党务工作者宣传报道工作的瓶颈所在。我们有自己施展新闻工作才能的平台,我们有自己身边层出不穷的故事,我们也有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工地,提笔难言,更多的不在没有文采,而是无米之炊的困惑,而是望洋兴叹的踌躇。机关刊物决不是文人的笔会,身边人的故事也决不是空洞的赞美诗,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同样要牢记新闻工作者“脚底板下出新闻”的体会,走出机关,走向一线,用心去采,用情去写,才能够彰显出星点笔墨抵千金的价值。厚积薄发的思想,于我们的党务宣传工作同样有高度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因而就此谈一谈企业党务宣传中的“走转改”。 党务宣传“走转改”,如何“走”出去? 建筑行业的党务人员有一句俗话“宁下工地十天,不写文章一篇”,不难看出建筑企业员工对于文章的“怕”与“难”。优秀的宣传报道,更多是在实际问题上下文章,而不是就写作而写作、摆架子、做样子,笔下生辉的前提是务必要切合实际,要切合实际就要懂得必要的实践知识。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文章,大多是因为“不出门”,不接触实际,不了解前线情况,不懂得实践所需的基本知识,不明白新兴人最贴近实际的想法和需求。没有亲历,哪怕你写得天花乱坠,也是一纸空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一部无字书,要读懂绝非一日之功,惟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日益长进。在机关工作的党务工作者,和一般新闻工作者还是有所区别的,下工地、走一线、访基层也要因时而宜,随机应变,要珍惜机会,有意识地安排开时间接触实践,包括珍惜下工地调研、随同领导参加有关活动的机会、与有关工程建立经常性联系等,使自己能经常接受实践知识的辐射和熏陶,从而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让写作状态变成“先下工地十天,再撰文章一篇”,才能让通讯报道笔力饱满,成竹在胸。 有了实践机会,就要有目的地介入基层工作。在实践中了解掌握该项工作的性质、特点及相关知识,甚至有机会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比如一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它的概念、内容和基本要求文件上、资料上都讲得很清楚了,但你光知道这些还不够,还必须从现场发现一些实际问题与实际任务,比如这种施工技术在这一项工程上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体现什么样的价值,实际上是如何操作,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等等。总之,实践可以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只要多介入、多了解,才算是给实践开了个好头。? 有了实践机会,就要细心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过程,既掌握第一手资料,又从中加深实践知识。调查研究不能死啃书本,不能过于依赖已有的文献资料与研究结果,要打破无端的相信,而从自己的实际操作中获得真知灼见。书本知识加上实践知识,才是全面的、实在的、管用的知识。调查研究是一个充满了实践快乐的过程,工程各个方面的工作与活动、成绩与不足、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无不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把学习收获的乐趣融入实践当中,调查研究就会变成一个丰富实践知识的过程。 有了实践机会,就要抓住基层领导与专业会议。在下工地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接近基层领导和参加会议的机会将是巩固实践收获的难得机会。基层领导者既是指挥者又是实践者,其领导活动既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