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白诗派浅论
元白诗派浅论
摘要:在唐诗发展史上,中唐具有比较独特的地位。中唐时期,流行着清淡、险怪、轻俗的诗风。韦应物、柳宗元、刘禹锡继承了盛唐清淡的诗风,并消化吸收,面目别具。韩孟诗派鉴于李杜两大巅峰之不可逾越,便另辟蹊径,大变诗风,独创险怪。与韩孟诗派相左的是元白诗派,其特征可用“元轻白俗”来概括。这两大诗派,主宰着中唐诗坛。元白诗派以白居易与元稹为代表,重写实,尚通俗,开一代诗风,成为中唐诗歌发展史上的巨大潮流。
关键词:唐诗 中唐 元白诗派 写实 通俗
引言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强盛繁荣的唐朝无异于一颗明珠,灿若星辰,使其他王朝都黯然失色。在这种强盛与繁荣下,更是孕育了夺目耀眼的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使的主体与传统。唐朝的主要文学体裁—唐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化。由于唐朝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和较为开放的思想体系,再加上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使得唐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直接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唐诗的演进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初唐四杰”与陈子昂为代表的初唐诗歌。这一阶段的唐诗渐显新貌,新的诗体五言律师也随之成熟与完善。第二个阶段是以李白和杜甫为代表的盛唐诗歌,李杜将唐诗推向了巅峰。这个阶段的诗人逐渐学会了用一双清醒的眼睛去观照现实,他们的诗中充满了一种忧郁、一种深刻不安的心理。第三个阶段是以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引导主流的中唐诗歌。此时的诗歌发生了重要变化,其变化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古典诗歌的基本主题、体式,以及表现方式的成熟和定型,都在这个时期完成。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以杜牧和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歌。这个阶段的诗人与前几个阶段的诗人相比,在政治上显得软弱、平庸,对晚唐诗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正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废兴之际,枢于中唐。”确实,中唐是一个转折的时代,变动的时代,也是多元化的时代。无论在文化史上,还是在诗歌史上,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前者主要表现为儒学中兴、思想转型,后者在表面上体现为名家辈出、诗派纷呈,而根源则在由言情为尚转变为求思写意。[1]
中唐的两大诗派—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虽然间隔时间不长,但两个诗派却各有特色。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平则鸣”;在艺术创造上,追求的是“笔补造化”。从“不平则鸣”到“笔补造化”,,韩孟诗派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诗歌创作理论。但元白诗派所走的却是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以白居易与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清人赵翼说:“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他们的这种诗歌思潮主要是继承了杜甫的新乐府诗歌的特征: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白居易继承杜甫的写实传统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元稹也注目于杜甫的诗歌内容与通俗化倾向。于是,元白诗派诗人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等人纷纷致力于通俗晓畅、指事明切的乐府诗的创作。在这一诗歌通俗化的过程中,张、王、元、白等人还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写下了不少颇具民歌风味的诗歌,都平实浅易,自然明快,充满乡土市井气息。此外,他们的乐府诗创作,也受到来自民歌的不小影响。[2]
叙事直切,描绘真实,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叫做通俗。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俗的根本特点是质朴、率真、切实,其内容是求实的,形式是纯朴的。白居易将平生所作诗歌分为“杂律诗”、“讽喻诗”、“感伤诗”和“闲适诗”四大类,他的讽喻诗往往不惜以丧失艺术性为代价,主要目的是补察时政。他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可见,他的诗歌不尚华彩,只求通俗,并不单是为了博取百姓的青睐,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反映人民的疾苦。诗人追求通俗的目的是高尚的,是为民而作的,而不是为通俗而通俗,这就体现出白诗“白俗”的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精神。
白居易不仅在理论上提倡通俗,而且在创作上也实践通俗。从理论方面看,白居易继承儒家“比兴美刺”的诗论传统,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在“美刺”中突出了“刺”,强调了诗歌批评政治社会的功能。从实践方面看,白居易作诗,不同于“韩孟诗派”的缒幽凿险、开径自行,而是有意识地讽喻诗,内容上多能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深入反映人民疾苦,大胆揭露政治黑暗;艺术表现上或直赋其事,或托物寄意取材典型,主题集中对比鲜明,句式灵活,语言明白顺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页.doc
-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复习5.ppt
- 人教版必修1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ppt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教案.doc
-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doc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题儿”.doc
- 人教版英语选修六讲课课件.ppt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期末复习.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