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长宁县农业局? 牟汝彬
一、当前制约长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
(一)效益农业土地流转规模不大。一是大林模式的“稻田托管”土地流转形式。全县有“全托”、“半托”面积40825.04 亩,主要是从事粮食生产,参与“托管”业主投入不大,效益不高,除去人工开支、土地承包成本后,效益较高的产业不多,规模也不大。二是发展农业产业的土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从事的生产主要有西瓜、海椒、竹荪、烤烟、园林苗圃、养殖(猪、鱼),流转面积达24408.8 亩。三是因退耕还林、扶贫贷款、日元贷款等政策项目扶持的荒山荒坡土地流转面积18123 亩。
(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长宁属典型的深丘地形地貌,可供土地流转承包相对集中成片的区域不多,交通不畅,能排能灌的水利设施落后,不论从事何种产业发展,都需要产品运进运出,如果依靠人工畜驮,成本过不了关,水利设施跟不上,稍有大旱,严重影响生产。
(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大。要使农业增产增效,关键是农业新品种的选择,新技术推广和利用。新产品的开发,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营销。目前除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开发外,本地具有上述条件的较少,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当前由于我们的地理条件限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省劳省工农业机械推广,从土地翻耕、播种移栽、排灌、收割、烘烤、运输都受到制约。
(四)农业投入机制不活。目前,国家对“三农”问题主要投入摆在围绕国家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的各种综合粮贴上,而解决农业公益性的设施投入,对西部地区偏少,主要用在“产粮大县”、“水果大县”、“茶叶大县”之类,要改变我县农业的基础条件,全靠地方财政和老百姓投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生产加工环节,我县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全省打得响的品牌龙头企业,基本没有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同时,金融行业对农村土地流转业主扶持政策没有具体措施办法,主要原因是担保问题没有解决,土地流转业主得不到资金扶持,全是“小打小闹”,这是一个共性问题。
(五)防范风险措施不力。因为政策、资金、科技、人才投入问题,我们基层无法推广设施农业,不管土地流转业主从事何种产业,根据我们长宁所处条件,特别是受冰雪风雹、洪涝、干旱、病虫等的影响和限制,生产风险较大,遇到灾害造成损失,得不到国家救灾扶持,而国家农业保险刚刚试点,主要对水稻、玉米、生猪三项产业,而其他产业得不到保险保障,如去年梅硐马鞍村西瓜种植大户吴老板种植西瓜损失严重。
(六)农民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业主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往往都要求相对集中成片,涉及承包户数较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部分承包户宁愿将土地撂荒也不转包。归根到底,这些农户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如古河镇红色村园林苗圃基地业主开发,最后,因少数农户问题没有达成协议,苗圃老板撤走。
(七)流转中介尚未建立。从前期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从县到乡到村,没有建立一个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平台。前期,成都经纬房地开发公司总经理在长宁跑了一趟,没有找到适合的土地集中流转项目。
二、对策建议
(一)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从2009年调查情况看,全县土地流转面积86260.61 亩,流转形式有:①转包24408.8 亩,主要从事竹类、园林、苗圃、烤烟;②托管40825.04 亩,主要从事粮食生产;③租赁20532.77 亩,主要从事特色效益农业(西瓜、竹荪、养殖等);④其他494 亩。从流转土地效益看,近几年承包业主主要在园林、苗圃、西瓜、竹荪、养鱼等特色产业方面效益较好,流转面积达44941.57 亩,占流转面积52.1%。目前,花卉、园林、苗圃、烤烟、西瓜、竹荪、养鱼等特色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政府要在项目资金上予以扶持,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二)整合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今年以来,中央、省、市对农业的投入增大,应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对有条件集中成片开发的区域,实行集中打捆包装,着力解决重点区域的道路、生产便道、水利设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问题,使产业区域发展省工省劳,能排能灌,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三)搞好农业科技推广。要提高特色效益,针对我们县的区域气候、土壤、水利等基本环境,着力于特色产业的科技推广和开发尤为关键,重点在新品种的选定,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运用新技术,提高特色产业的效益和品质,为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四)落实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当前虽然影响和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很多,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也有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如下长的西瓜、竹海盛林菌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竹荪套作等,如果政府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全县土地流转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政策扶持应重点思考:①对流转大户的政策补贴;②产业贷款担保政策;③产业保险政策;④龙头专业合作补贴政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