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外国文期末复习参考题学.docVIP

古代文学、外国文期末复习参考题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外国文期末复习参考题学

古代文学复习参考题 填空: 1、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藏懋循)编的《元曲选》和近人隋树森主编的《(元曲选外编)》。 2、元杂剧剧本中,宾白(简称白)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科范 (简称科),是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 3、元杂剧中由女主人公主唱的称为(旦本) ,男主人公主唱的称为(末本)。 4、著名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将自己喻为“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几乎是一篇浪子文人的宣言。 5、燕燕、赵盼儿、王瑞兰分别属于关汉卿现存杂剧《调风月》、《救风尘》、《拜月亭》塑造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6、《单刀会》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7、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他描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爱情故事的杂剧《(墙头马上)》则比较爽朗轻松。 8、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杂剧《(李逵负荆)》和(高文秀)的《双献功》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9、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忍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10、歌颂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秋胡戏妻》的作者(石君宝)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青衫泪》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11、元明时期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品《(倩女离魂)》改编自陈玄佑的传奇小说《离魂记》,石君宝的《曲江池》改编自白行简的《(李娃传)》,汤显祖的《邯郸记》改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 12、明代剧作家朱有燉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关汉卿的《(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亡夫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名词解释: 永嘉四灵:指的是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诗人,即徐玑,号灵渊;徐照,安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他们都是永嘉人,字号中又都有一个“灵”字,诗风又极为相近,故谓之“永嘉四灵”。他们都是由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视为同一诗派,谓之四灵诗派。 所创诗歌,被称为“诚斋体”。 散曲: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只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待剧情,起序幕作用;也可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过渡承接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 诸宫调:指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缀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唱歌与说白相同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 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是指元代著名的四位杂剧作家:即关汉卿、马致远、白仆、郑光祖(其中没有王实甫)。 董西厢:金代文人董解元利用当时流行的诸宫调形式,把唐传奇小说《莺莺传》改写成《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增加了许多重要的情节,改变了原小说中张生将崔莺莺视为“尤物”而加以抛弃的结局,使佳人才子终成眷属。 简答: 1.王实甫《西厢记》对“董西厢”的继承和发展王实甫的《西厢记》直接继承了“董西厢”,但又有所发展。首先,在情节上删去了一些枝蔓的情节,如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时打斗等,使剧情更加紧凑。其次,在形式上,将崔张故事由说唱变成了大型戏剧。再次,在形象的塑造、心理的刻画、冲突的设计上都远远超越“董西厢”。 2、试析《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王实甫《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有着独到的价值,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剧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爱情故事中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 2)《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 3)《西厢记》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物类型,影响着后来的创作与生活。 4《西厢记》对矛盾冲突的设计足以示范后人。 5)《西厢记》的故事模式,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3.简析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1、结构形式上,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2、音韵上更为自由。 3、语言口语化。 4、艺术风格上,曲直露诙谐。 4、苏轼诗歌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 宋诗能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