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力学的基础研究和教学
给力学的基础研究和教学留一席之地――纪念谈镐生先生上书30周年――;提 要;中国人搞学问的实用立场;中国人搞学问的实用立场;对这个“用”字是怎样理解的,虽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为了推动“用”的发展,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考核标准,把它度量化。对个人来说,基金、奖金、提升、表扬、温饱等等效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身感觉到的。对社会来说,对国家、民族、团体、单位带来荣誉的“用”,就格外受到鼓励。
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尺度去衡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篇数、引用率、盈利、节约、固定资产、纳税量等数据可以通过各种表报看出来。;孙中山与严复;严重的考验是民国初,教育部在1912年7月初以所谓程度不高、管理不善、经费困难为理由提出停办北京大学之议,严复向教育部上《论北京大学不可停办说帖》(抄件现藏北大档案馆),据理力争。经过多方努力和各界支持,北大总算继续办了下来。
更可怕的是,有时我们以“用”作为一种约束全民的法令。研究、教育、企业都要惟“用”是问。对于理性地思考问题研究学问,是不留任何空间的。有时候简直是禁止的。;蔡元培谈“用”;陈寅恪谈“用”;竺可桢论“用”;吴大猷论中国的科学;孔子说:“君子述而不作”。这话说白了,就是那些被称为君子的有学问人,或者说是知识分子,他们是一伙只会注释圣人的话,而不会自己思考的人。这话的意思和西方人的主张恰好相反。路易斯·科塞明确宣称,大学教授也不一定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必须是“为了思想而不是靠了思想而生活的人”。就是说知识分子,是要能够自己思考,追求思想自由,能够创造思想的人,而不是靠别人的思想而活着的人。;由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点,所以只要圣人一发话便注释家蜂起,各种经验都会总结出来说明圣人的正确。有思想的人,噤若寒蝉,要是稍有异议,便会招来灭顶之祸。一些教授因反对理工分校而主张合校,被戴上“右派”帽子,几十年不得翻身。;这种情况到了“文革”荒唐到否定分工和任何理论教育的可笑的程度,认为理论就是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1968年7月21日最高指示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紧接着姚文元1968年8月25日的大块文章《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中挖苦广大教员说:“教理工的不会开机器,教文科的不会写文章,教农业化学的不懂得施肥料,这样的笑话不是到处都是吗?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无产阶级教育制度,只能在无产阶级的直接参加下才能逐步创造出来,你们于此是一窍不通的。”
不这样想和说的人,一律被认为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一时社会上到了“谈理色变”、理科被认为 “洪水猛兽”的地步。整个知识分子队伍被认为是脱离生产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的“三脱离”,必须彻底换血。;清华大学在蒋南翔领导下,在1958年,把课堂搬到了工地,进行“真刀真枪稿设计”,设计成功了密云水库。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这已经是很不正常了,它把教育混同于职业培训。这个“经验”被树为样板在全国推广。然而文革中,认为它强调“用”还不够,蒋南翔被批判为17年教育的黑线代表。还要砸烂,走所谓“721”办学的道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算是被否定了。不过大致上只是在政治领域内给以否定,而文革传承和强化了的几千年的实用思想,特别是近50年来的实用思想,非但没有被否定,而在一定程度上说还有所增长。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实行的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中学的几何教学中的证明取消的所谓“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们认为几何证明得到的事实,比证明的逻辑思维过程要重要。以为只要教给学生结论就可以了。例如要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度就可以了,不必证明。吴大猷所说的“我们的数学有应用性的代数,而无逻辑演绎的几何”,不但古代没有几何,民国之后实行了近百年的在中学教授几何的逻辑证明的传统也要被革掉了,重新使我们的后代回到没有几何逻辑证明的状态。尽管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对,又有像姜伯驹院士那样的一群专家学者的反对。教育部仍然在全国推行,而且所有的学校,一无例外地推行。;近年来,在大学的教学“改革”中首先砍基础课的学时,特别是大量削减理工科作为基础课的力学课程的学时,是又一种普遍的现象。
这就是我们在谈论力学的基础理论时所必须认识到的客观环境。;力学在中国发展的艰辛历程;傅兰雅的这段话说明,
第一,中国古代没有力学,
第二,中国的力学是外国人送上门来的。后来的历史发展进一步说明的是,
第三,即使是外国人送上门来,中国人接受也不痛快,甚至有时采取排斥的态度,接受的过程是缓慢和曲折的。;马赫谈作为科学的力学;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晚清在近代力学的传播上,虽然产生了若干重要的译著、出现了一些杰出的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