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自学通(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创作自学通(二)

.诗词创作自学通(二) (上期有奖征答答案见本讲篇末) (本讲重点:如何掌握格律诗词对声律的基本要求,使作品声情并茂。) (提示:可以仅阅读标出“第 步”的六个段落,深究者才须看“附带说明”。) (提示:常州市学生诗词大赛和全省选编学生诗歌,都允许体裁多样化。即使写传统诗词,一般只要七个字一句,全诗四句就行。本讲座专谈格律诗词(七绝、七律、‘忆江南’、‘浣溪沙’等),有志学文科以及学有余力,渴望入书、获奖者,读之有益。) ●第一步:标出例句每个字的声调。诗词是音乐性最强的一种语言艺术,特讲究“声情并茂”,所以要写诗词就必须懂得声律,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读起来才会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这一点最重要。诗词声律的奥秘就在于严格讲究每一个字在声调高低、长短、曲直上的和谐搭配,从而造成令人回肠荡气、梦绕魂牵的最佳听觉艺术效果。开场白中所引少年林则徐写的那副对联(对联是‘诗中之诗’),不仅意境高远,而且其中每个字的声调都十分讲究。我们暂且根据现代汉语四声标出每个字的声调: 海 到 无 边 天 作 岸 3 4 2 1 1 4 4 山 登 绝 顶 我 为 峰 1 1 0 3 3 2 1 ●第二步:将各种声调归并为两大类。1声旧称阴平,读高平调,2声旧称阳平,读高升调,都比较平,因此总称“平声”;3声拐弯,读降升调,4声下降,为降调,再加上南方话发音独特的一类字(我们暂以‘0’表示),其发音均不平,故总称为“仄声”(‘仄’即不平之意)。平声以“━”表示,仄声以“┃”表示。林则徐那副对联,以平仄符号代入,则为: ┃ ┃ ━ ━ ━ ┃ ┃ ━ ━ ┃ ┃ ┃ ━ ━ ●附带弄清:平仄声的发音各有什么特点?一、二声发音长、直,三、四声发音短、曲。在现代汉语标准音中,亦可说在北方人语音中,一、二声发音高,三、四声发音低;而在古代汉语中,亦即在当今南方人发音中,一、二声发音低,三、四声发音反而高。所以,用普通话朗诵诗词和用南方话吟诵诗词,不仅语音大异,而且声调也不同。 ●附带弄清:‘绝’是第二声,为什么不标‘2’,而标特殊符号‘0’?古代汉语(南方话)和现代汉语(北方话)一样,有一、二、三、四声,但还有另一类字,与上述四种声调发音方法都不同,叫‘入声’字,其发音特点是‘短促急收藏’。在现代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字早已分别转为第一声(如‘出’字)、第二声(如‘福’字)、第三声(如‘骨’字)、第四声(如‘陆’字)。江苏大都保留古入声字,常州话更是中古音的代表性方音,学入声字得天独厚,只要懂汉语拼音,完全可以一‘点’即通,通过反复辨别、练习,很快就会见字定声。 ●附带弄清:如何鉴别自己的母语中有无‘入声’字?以上述四字为例,‘出’与‘初’,‘福’与‘扶’,‘骨’与‘古’,‘陆’与‘路’,用方音读,上述每组字发音丝毫无异者,肯定无入声字,此为北方语音特点;发音完全不同者,肯定100%保留了古入声字,此为南方语音特点。 ●因此,第三步:学会识别入声字。(说明:对待入声可采用双轨制,即:1、遵守,与传统诗词保持一致;1、暂时不学入声,但坚持平仄和谐搭配,其划分完全以现代汉语四声为准。)对有入声地区的人而言,先用普通话朗读,标出每字声调,再用方音读,找出“发音短促急收藏”、亦即无法纳入普通话中任何一声的那些字,即为入声字。对无入声地区的人而言,只有用记忆的方法,才不会把转入1、2声的入声字(如上述的‘出’、‘福’)误当平声字。不过,这类字并不多,常用的仅几十个;转入3、4声的字(如上述的‘骨’、‘福’)反正仍属于仄声)。“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七个字用南方话一读,显然1、4、5三个字是入声。“昨日郭福柏拾着鹿角,一塌刮子六只,一息失落,哭煞,隔壁伏锡洛拾着,乐煞”,这段话30个字,几平几仄,如能全部答对,入声关也就差不多通过了。我们要坚持讲普通话,不过南方话方言也有一个用处,可以帮助我们毫不费力地掌握古代入声字。这一点,北方人羡慕不已,我们自己如不充分利用,岂不可惜? ●附带弄清:在林则徐两句对联中,是否仅仅要求在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反?因其用的是格律诗的特定句式,特称‘律句’,所以还要求在一联(一句)之内,也要讲究平仄相间。在七言律句的每句前四字中,平仄两两相间,不是仄仄平平,就是平平仄仄,只有两种形式。律句后三字有四中形式: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上下平仄相反,前后平仄相间,这样就极富动感,抑扬顿挫,一唱三叹,余味无穷,令人陶醉。由于第六字必须与第二字声调相同这样就决定了律句一共只有四种。(其名称和特征将在下边就〈春游〉和〈绝句〉两首七绝平仄作比较时注明)试析‘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中的 2、4、6三字声调。这七个字,按不同顺序排列,可有2940种不同选择,为什么全球华人无不这样说,绝非偶然。 ●附带弄清:两两相间,和谐相间,这种组合是怎么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