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小兔变“熊猫”的陈书红
让小兔变“熊猫”的陈书红
她叫陈书红。2002年,她的丈夫因煤气中毒死亡。一夜之间,这个成天在家里做家务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支柱。养家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身上。
陈书红:“丈夫不愿意我出去干活。可没他了,俩孩子上学,我就只能出去干活。”
为了尽快挣到钱,陈书红决定跟大姐一起收大兔子到离村子5里地的河北兔子市场上卖。就在市场上,陈书红有了新发现。
陈书红:“那个集上,这边是卖大兔子的,旁边就是卖小兔子的。我卖完大兔往小兔那一溜达,花的白的都有,花的价格还挺高。”
陈书红凑了解到,这些黑白相间的花兔子,是他们村里已经淘汰的品种。它的产肉率比不过大白兔,毛皮质量比不过獭兔。在她们村子里都没人愿意养,怎么在这里卖得这么火?一窝七只的小兔可以卖到28元,比养了四五个月的大兔价格还高4元。为了多挣点钱,陈书红当即买了十来只花兔,回家开始养殖。
陈书红:“集上卖去,反正比干活强一点。”
陈书红跟养殖户聊死兔子。
与其他养殖户一样,当地农民养兔子的设施、技术不高。兔子死得多,在当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陈书红买来的十几只兔子不久就只剩下两三只。她把注意力转移到收购兔子的人身上。
陈书红:“我一看他们怎么次次来收。哪个都收几十只,就是不知道卖到哪。”
打听后,陈书红才知道,原来这些小兔是卖到城里当作宠物的。在河北,多数农民很满足于用小兔在集市上换些零钱,贴补家用,羞于到大城市里提篮叫卖。
陈书红:“我妈说,多不好看呀。我说,如果吴书立刚死,我养的孩子就上不起学了,那才叫不好看。不管做什么生意,只要是正当来的钱,我就觉得心里边挺高兴。”
急于找出路养家的陈书红不肯放弃这点机会。她和大姐在集市上收了二十多只小兔,决定上北京市里找销路。
陈书红:“我们也不知道到哪卖,也没人愿意告诉咱们。我们就坐着公交车,÷到人多的地方,摆着卖卖看。”
陈书红的姐姐:“就在路边上卖,结果让城管给逮住了。”
陈书红:“人家来了咱们还问,您要兔子吗?要什么兔子呀?这个地方根本不能卖。”
陈书红带来的二十多只兔子还没卖几只,就被没收了。但这次经历却坚定了她到北京卖兔子的决心。
陈书红:“哎呀,小兔子。多少钱?10-20元1只,一天就能卖出好几天的钱来。”
陈书红姐姐:“二哥让她到花鸟市场看看。”
陈书红的二哥建议她到城里的花鸟市场里看看,怀着半信半疑的心理,陈书红带着40多只兔子,来到了花鸟市场。
高槐春:“我们那时候已经进过兔子了,都是别人送上来的。19:07天热搁一纸盒里一打开一看闷死了。”
陈书红带的40多只兔子死了20多只。剩下的小兔被高槐春以每只10元的价格全买下了。
陈书红:“那天,出去死的二十多只就都是二哥给买走了。除去路费钱,我还赚了十多元钱,心里挺高兴。一个女人一天挣7-10元就不少了。”
在花鸟市场上,陈书红的兔子不足为奇。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也只能卖出十来只。时间一长,陈书红发现在花鸟市场上卖兔子,跟农村的集市上不同,自己的产品好还不够,名字也得响亮。
高槐春:“像有一种鸟叫黄香蕉,实际上它是宾红燕,本身能卖20元,现在卖五六十元。”
因为,这种小兔黑白分明的毛色,陈书红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熊猫兔”。自从这个名字在花鸟市场叫开后,熊猫兔的销量果然比以前多了起来。价格由过去的10元每只涨到了15-20元。陈书红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一个适合做的事。就在这时,高槐春提议让她离开花鸟市场,回到村子里。谁也没想到陈书红就真的回家了。
陈书红:“他就这样讲,只要你能收上来这些兔子,我就帮你全销,你不用找别人。”
高槐春:“这边准备要大量兔子,要往东北走。陈书红是其中一个。”
高槐春打算发动一些人在农村集市上收小兔,为他供货保证货源。其中,包括陈书红。陈书红算了一下,虽然收购每只小兔只能挣四五毛钱,但每天收五六百只兔子的收入,就比在花鸟市场上挣得多。她还有时间照顾孩子了。此时,陈书红也没有经济能力在花鸟市场里开个固定的门脸。所以,她非常爽快地成了高槐春的供货商。
自从陈书红为高槐春开始收购小兔后,她就天天到处串门。为的是寻找固定的农户为她养殖小兔,保证供应量。但一开始乡亲们并不相信她。
农户:“没试。”
许多农民知道这是淘汰的老品种。如果陈书红不来收,这些兔子恐怕要砸在自己手里。面对这种情况,陈书红逢集就到市场上,以高出市场价5角到1元的价格收购小兔。即使个别小兔不符合质量要求,她也照收不误为的只是刺激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到现在她还是这么做。
农户:“每个卖小兔的人都想着她们。排成两对,她们姐俩不来就不卖。18:24她们不去就卖不上价。”
这是河北的农户,他是陈书红当初为了尽快解决货源,在河北发展的第一批养殖户之一。
男农户:“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