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肖明:创业需要“亮丽”而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谭肖明:创业需要“亮丽”而行

谭肖明:创业需要“亮丽”而行   十年前,来自新疆的谭肖明只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介书生。毕业后凭着一腔热情走上了创业路。十年后的今天,他已是拥有千万资产的南京“亮丽”眼镜的掌舵人。   他成了不少如他当年一样冲动着想创业的骄子们心中的偶像。他为何选择了与他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眼镜业,又将创业起点选在南京?他是如何从一个“打工皇帝”转变成一个行业“新秀”?他是如何从不名一文到拥有旗下8个分店?随着记者的采访,他的创业心得和经营理念将逐一亮相。   时下又到毕业生“上岗”之时,谭肖明和他“亮丽”的创业故事,就如一支明灯,令他们不再寂寞、孤单……   创业,不仅要看到美好的前景,更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   知识永远不能代替经验   想做老板先去打工三年   谭肖明在外人眼内无疑是成功的。1992年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至今,十多年的打拼拥有了现在的“亮丽”产业。回顾这些年的拼博,谭肖明一声长叹:知识永远不能代替经验。   早在大学期间,谭就是校内挂了名的”学生个体户”,新学期向入学新生销售生活用品,期末为毕业生拍相片,秋天去栖霞山卖红叶卡,冬天向校友推荐军大衣……   大学毕业后的谭也从没“认命”过。因为学的是木材加工专业,所以顺理成章的分配到了现已倒闭的国营木器厂。在那里,他干了四个月的木板搬运工。随后义无反顾的赴京打工。打工所在公司倒闭后,为圆自己的创业梦,他回南京在母校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仅维持了八九个月。随后又去珠宝公司干业务员。   只到1994年,已经摸爬滚打两个年头的谭“安分”了许多。他只身应聘到了上海卫康光学有限公司,“老老实实”的做了四年北京店店长。谭坦言,这是他向社会大学取经的四年。1998年,谭辞职又一次从北京回到了南京,与三个合作伙伴筹集了51万元,注册了亮丽眼镜公司。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   企业“大则乱,乱则死”   “亮丽”是一个私营合伙企业,合伙人都是谭肖明的朋友。有不少人就曾问他,谭为什么不以个人名义注册。即使资金不足,可从朋友那里拆借,这样企业盈利部分就100%归自己所有,而不必分红。谭的回答是,一个人的力量、精力毕竟有限。多人合资,虽然利润看似少了,而事实上,我们只要将利润的蛋糕做的更大,这样分下来,份量也会比原先多得多。在企业的发展模式上,谭肖明认为要遵循“先强”“后大”的原则。因为中国的企业被对手打垮的并不多,通常都是内部出了问题。正所谓的“一大就乱,一乱就死”,所以理想中成熟企业先练内功,从完善制度开始,最后实现制度约束人,而不是人管人。   行业缺失“大哥大”市场现状“一声叹息”   小小镜片在不同的商家购买竟有着低则百元,高则千元的价格悬殊,让人顺理成章的相信这是时下为数不多的“暴利”行业之一。然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南京这片市场上却缺失“大哥大”领衔级的店铺。   号称要在全国开1000家连锁店的“雅士1000”在苦撑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于不久前忍痛放弃了南京市场,来势汹汹的“扬州高视”在热热闹闹的新街口万达广场冷冷落落的开张三个月之后,扔下80万又弃南京而去,新加坡的“宝岛”走了,“瑞博”换人了,“友好”不见了,就连百年老字号“吴良材眼镜店”也从7个分店的规模“缩水”成现在的2个店,被称之为眼镜业“新秀”的“亮丽”因种种原因也从先前的11个连锁店“砍”成现在的8个分店,据其负责人讲,目前并不打算再将主要精力放在南京市场……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头巷尾的小门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后红红火火的经营情景。这种巨大反差也令业内人士陷入了反思。谭肖明的答案是市场缺少一把规范的标尺。镜片其实是种半成品,制成眼镜从外观上并无明显区别,而事实上,好镜片与孬镜片的成本价格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外行人却不能分辨。如此一来,消费者在小店购买了50元的眼镜,成本价可能只有10元钱,利润率400%,如果在大店购买价是300元,而成本价可能已是250元,利润率不过20%。当然也不排除在某些大店中,成本价10元的镜片卖成300元。这种缺少统一尺度的商业行为“伤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对于一个真正做企业的人来言是不公平的。   “亮丽”夹缝中生存   或许有人会说,大店生存难是因为店面装潢奢侈,成本大!谭肖明却不这么认为。他以“亮丽”举例,他的8个分店没有一个开在闹市区,而管理成本更是“斤斤计较”。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这么一个小节,在他的总经理办公室,只要温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谭肖明就会拿起遥控把空调给关了。谭解释说,这样比较省电,接着补充说,该花的一分不能省,不该浪费的就得节约。这是他们在“夹缝”中磨练出的生存“技巧”。谭肖明很自信地讲,如果南京的眼镜公司都要关门,那坚持到最后的一定是“亮丽”。理由是,“亮丽”在南京市场的经营理念就是薄利多销,同时在成本节省上下足了功夫,从而使得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谭认为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