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8讲 (见逐题对点特训P13)1.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B )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担 6.54% 5.72% 印花布 匹 14.25% 4.98% 棉纱 担 6.94% 4.86% A.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迅速发展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发展 解析: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是在19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从1843年到1858年,进口棉花、印花布和棉纱的税率都发生了下降,大量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涌入中国市场,造成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瓦解,农产品商品化,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并非完全解体,故C项错误;外国资本主义刚入侵中国市场,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棉纺织业,但并未完全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2.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这表明他( D ) 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B.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 C.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D.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 解析:主张购买与材料中“请易购雇为制造”不符,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创办于1866年, 与材料中“1872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张中国“制造轮船”,但没有涉及官办企业的弊端,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表明认识到洋务工业的重要,故D项正确。 3.阅读表格外国在华设立的工厂及资本数(资本单位:千元) 年份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工厂数 资本 工厂数 资本 工厂数 资本 工厂数 资本 1895~1901 14 15 732 1 140 4 3 374 5 2 469 1902~1907 17 20 567 20 11 244 4 2 448 4 1 716 1908~1913 6 13 391 28 14 946 4 1 859 8 2 463 总数 37 49 681 49 26 330 12 7 681 17 6 648 上述数据反映了( B ) A.欧亚列强经济实力的强弱B.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变化 C.英日同盟的积极作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日、德和俄四国在华设厂数及资本数,仅反映各国在华投资情况,无法反映各国的实力强弱,故A项错误;英国在华设厂数及资本数于1908~1913年锐减,日本在华设厂数及资本数逐步增加,设厂总数已超英国,设厂数及资本数均超过德国和俄国,即反映了列强侵华势力在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英日同盟》除了反对俄在远东扩张外,还维护英日各自在中国与朝鲜的利益,但材料中日本在华设厂数已超英国,两国有利益竞争与冲突,这与两国结成《英日同盟》目的不符,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日本在华获取的利益,刺激其他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所以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后果,不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后果,故D项错误。 4.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百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这反映了( A ) A.人们对西方事物的认识不同B.资本主义从南方兴起并占据优势 C.近代新兴力量多肇始于南方D.近代中国的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人们对“机器之利”的认识的差异,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无法反映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从南至河南一带对机器生产的认识的地区差异,无法直接得出近代新兴力量多肇始于南方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认识不同,无法直接得出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故D项错误。 5.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C ) A.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B.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D.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解析:材料涉及到晚清政府关于专利保护的介绍,但是不足以说明相关制度是“完善”的,故A项错误;材料“给工部郎中实职”“给工部主事职”表明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加深的现实,中国民族资本提出实业救国,清政府此举顺应了时代要求,故C项正确;虽然材料表明清政府对技术发明的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