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备课课件2.7 李商隐诗二首.pptVIP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备课课件2.7 李商隐诗二首.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备课课件2.7 李商隐诗二首

提示 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怀念,与诗的开头照应。 《无题(二)》最后两句,借神话传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赏析 彩凤比翼双飞,常用作美满爱情的象征。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则暗示爱情的阻隔。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犀牛角在古代被视为灵异之物,为爱情增添了神异色彩。两句中“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生发,组成一个包蕴丰富的矛盾统一体。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身不能接而心则相通,却是莫大的慰藉。 名句赏析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了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于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著与追求。 (1)题旨“朦胧”,旨意隐秘 李商隐最为人所诵的,是他以“无题”命名的诗,无题诗多数与爱情有关,但性质和内容并不单一,有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有的则似有似无。 1.文本审美 《无题(一)》 (2)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写爱情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十分注意比、兴本身形象的鲜明、生动、完整,力求既富于生活实感,又具有启发性,能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创造出交织着希望与失望、令人神往的带有伤感情调的情诗之美。 (1)运用比喻,语言生动 以“春蚕”“蜡炬”自喻,表现对恋人的无穷思念和悲伤。“丝”和“思”谐音双关,巧妙地表达了思念之情。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巧妙、新颖。 (2)使用象征,抒情含蓄 用“东风无力百花残”象征自己恋情的痛苦和绝望,既含蓄又生动形象。 《无题(二)》 2.写作迁移 【角度】 请以“走近李商隐”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少于500字。 【示例】 情寄义山 ——雨打湘灵五十弦 真正的诗人,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个悲剧。 义山即是如此。 义山诗中每多黄昏,细雨,轻风。那凄迷又无奈的美,源于诗人天生对外界最细微的感受力,与自身飘泊天涯之悲相交融,于是流莺舞蝶无不有情,寒梅枯荷无不有恨。诗的本质就是这样的敏感和温情。其实,李商隐的诗就算不明白那些斑驳陆离的典故,也并不难解,而将典故剥皮拆骨,也可能只“看明白”而未必“看得懂”。原因在于,义山那里,诗皆是他心底流出的音乐,随他的心绪而起伏。不懂得怎样感悟的人,大概是读不懂他的,心中的情思幽微复杂之至。义山笔下的一切都只为那缥缈如蝶的“情思”服务。典故于是使得出神入化。后世有理趣却无情思的文人用典不能望其项背。他们虽也写诗,却算不得诗人。面对义山,也只能叹一句“一篇锦瑟解人难”了。 义山诗中的深沉乃至晦涩,虽也来自于浩如烟海的典故,更多却是诗人本性的流露。他对万物都抱着物我两相惜的态度。那些过于悲天悯人的句子时常让我惊心。新笋初出即变作达官贵人席间的美食,他便有“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慨叹。牡丹为雨所败触他身世之感,那是“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是谁说过,诗人比佛更慈悲? 那么,这样惊心动魄又美丽的句子,甚至不能用“道佛之性”来注解了。 义山貌似悲观的诗,其实包含了空灵的宇宙意识,这使义山的忧伤是有生命的忧伤。带着在苦痛中消磨不去的希望,他只为美的被轻视、被摧残、被毁灭而悲伤。他笔下总有缄结不开的丁香花儿。情调虽略带灰色与迷蒙,深处却是那样执着,“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他对生命爱得太炽热,因而对生命流逝的悲感就更真切;他对爱情的态度太虔诚,因而对爱情的破灭就更伤痛。 晚唐末世风雨飘摇,义山比同时代的诗人更深刻更敏锐地体味到人生无常。他说“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忧心国祚却明白不可挽回。这已是对大千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深刻领悟,却使他笼罩在末世悲凉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说是悲及自身,自不足取,而往深处看,却不能不看到那一份深沉的悲。 义山应当是为自己的心活着的。诗人天性总为外人所不容。不管他将自身的真性情在那层层华美的典故、绮艳的语言后隐得再深,也藏不住,藏不尽。 他敏感,颖慧,清高,孤独。“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他做为一个诗人的最高理想。诗人天真率性的性情注定了他坎坷终身。 是我们太过残忍,习惯赞美顶风冒雪的梅,血泪成珠的蚌,未曾真正明白它们的凄苦,而义山对这一切感之弥深。写梅也会怜它“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写松也会写作“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