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林《故都的秋》课堂实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范秀林《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实录 石首市新厂高中 范秀林 一、激情导入   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名篇如(和学生一起列举)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欧阳修的《秋声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峻青的《秋色赋》等。佳句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等。这些诗句,有的描写了秋的肃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独领20世纪30年代写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散文《故都的秋》。 ? 二、赏析文本   (一)学生质疑,师生共解。   预习此文后,大家产生了一些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一些什么?要有建设性,有价值,是导学教程上找不到的。时间有限,机会不多。   学生白程质疑:“文题是《故都的秋》,故都即北平、北京,为什么不就叫《北平的秋》?”   教师把问题“踢回”给学生,学生丁月红回答:“‘故’字充满了眷念之情,且‘故都’蕴藏着深深的人文底蕴。”   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故都’的人文底蕴,与‘秋’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学生陈杰:“题目为《故都的秋》,写北国的秋,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南国的秋?”   科代表刘常娥举手回答:“通过南国的秋,来反衬北国的秋的特点。”   教师“步步紧逼”:“什么特点,能具体点吗?”   学生看书,回答:“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突出北国之秋的‘清’‘净’‘悲凉’。”   教师补充:“间接描写的神来之笔,意在抑此扬彼。”   学生王玲满脸困惑:“文末的一句话‘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我好像读不懂。”   教师因势利导:“你想想,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王玲稍作思考:“对比、比喻。对比是为了抑此扬彼,可比喻我就不知道了。”   我惊服于学生预习如此之扎实、思考如此之深入、提问如此契合吾意,及时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王玲同学的问题在稍后恰当的时候给予解答。   (二)教师点拨,互动交流   1.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学生柳丽群:“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教师指导比较阅读:“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原文舒缓,更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学生李鹏:“描写了五幅画面: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   教师并不深究,肯定学生利用工具书预习之效,并强调诗词鉴赏意境类出题喜欢考画面。   3.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细致入微地来写秋的?   学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教师提示从人的感觉器官来思考。   学生王玲举手发言:“作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来展开描写。”并特别举了触觉之例,即脚踏落蕊“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教师进一步引导至“秋声”“秋色”。   4.作者描写了那些秋色和秋声?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5.秋色   两分钟后,学生:   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衰草   教师提问:引进物理学冷色和暖色的概念,秋色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学生:冷清、凄清,“清”就一个字。   6.秋声   几位学生先后:   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学生起先忘了“人声”,教师借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品味此节,感受秋味。   教师提问: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找一个字代替。   学生:静。   7.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请用一种修辞手法或一句唐诗回答。   学生: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  ? 8.有如此“清”之秋色,如此“静”之秋声,你能想象秋之况味吗?   学生很快想到“悲凉”,我们想,当是“清、净、悲凉”。   9.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这对我们写作大有借鉴意义。   10.我们知道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