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说课讲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幽州台歌》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登幽州台歌》,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登幽州台歌》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20课第一首唐诗。学习它对于启迪着人们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鉴赏登高感怀类的诗歌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以前对古诗词的积累,但认知能力有限,还不具备诗歌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点滴引导慢慢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加之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理解诗歌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品析词句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人独特的感情,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课标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那说出自己的体验,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熟读成诵,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而本诗中所表达的旷世孤独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为理解诗人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他们自身的理解,感悟和提高,而教师则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基此, (一)选择以下教法: 1、读书指导法 2、点拨质疑法 (二)学法 《语文课标》提出要注重诵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体作用,所以把本课的学法定为: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练习法 在此,我要说明的是无论教还是学都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315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七步教学法展开教学: 1、导 学生朗读多媒体展示的名家名句,迅速处于一种比较熟悉却又略有陌生的情感体验中,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期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鹿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诗写得好会被人追捧,写诗是一件很时尚的事,不仅文人墨客写诗,就连出家的和尚都写诗。七岁的骆宾王写了“鹅、鹅、鹅、”一夜成名。既有七岁就写出咏鹅的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也有八十五岁写出《回乡偶书》的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既有皇帝甚至女皇帝写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也有村夫张打油的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2、明 明确重点、难点。这样使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3、读 (1)、学生互相补充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不仅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同时知人论世为以下学习做铺垫。 (2)、多种形式朗读 此环节采用学生读,互评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设置此环节,不仅训练了朗读评析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韵味,以读促理解,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3)、读懂 学生自读,小组合作教师适当点拨疏通文意。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侧重学生理解和感悟的同时又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4、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引领学生学会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不仅完成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而且使学生具有以后乃至终身学习此类作品的基本技能。为此,我提前选用了同学们设计的以下几个问题 (1)、 从朗读中大家读出一种怎样的感情?(意在引领学生整体把握诗人情感) (2)、 诗人直接抒情的句子是哪句?在此之前在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意在引领学生从关键词“不见”“念”;主要意象时间上的“古人”、“来者”,空间上的“天”、“地”;写法对比、烘托入手赏析诗歌) (3)、这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究竟是什么导致诗人产生这种旷世的孤独感呢?你怎样看这种思想感情?(意在引领学生联系背景赏析诗歌) (第一道问题凭借前面朗诵比较容易感悟得到情感是孤独,但是最难体会到的是诗中那种旷世的孤独,这就必须从诗文的词句入手,思考第二个问题。 诗歌的前三句用粗笔勾勒,仿佛是写“古人”、“来者”,写“天地”岁月,似乎没有写景而实际上是景被虚化了,我们可以联想到古今沧桑易变的人事和一个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而在这无垠的时空诗句中嵌入两个感官动词 :“不见”和“念”字,就突出了一个视极四野,思及古今的孤独的思索者的形象。他“念”而无法得到解答,愁怀无法得到排解,自然就悲怆,转化出最后的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