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7学年高中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1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Word版含答案高中语文试题试卷.docVIP

2017-2017学年高中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1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Word版含答案高中语文试题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7学年高中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1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Word版含答案高中语文试题试卷.doc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一〉 杜甫(712—770),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杜草堂,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与晚唐时的“小杜”——杜牧区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其生平经历主要有: 读书游历阶段 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712- 745年 ①自幼好学,7岁能作诗。 ②19岁起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③736年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又开始齐赵之游。其间与李白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二)困居长安十年 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746- 755年 ①赴长安应试,因权相李林甫弄权而不第。为实现政治理想,转走于权贵之门却依然不得志,过着“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的贫困生活。②天宝十四年,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省家奉先,刚进家门便遭小儿饿死之痛。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三)战乱流离时期 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756- 757年 ①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潼关失守,杜甫率家人逃离。②闻肃宗即位,即投奔,途中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③757年,冒死逃脱,被肃宗授为左拾遗。后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宣告其政治理想的破灭。 《春望》《月夜》《瘦马行》《悲陈陶》等。   (四)漂泊西南时期 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758- 770年 ①随着九节度使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②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二〉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代表作品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著《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万方多难”出佳作 冯至先生本人曾这样描述自己为杜甫立传的缘由:“我对杜甫的研究,多半是客观环境所促成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济大学内迁,我随校辗转金华、赣县、昆明,一路上备尝艰辛。从南昌坐小船到赣县,走了七八天,当时手头正带了一部《杜工部选集》,一路读着,愈读愈有味儿,自己正在流亡中,对杜诗中‘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一类诗句,体味弥深,倍感亲切。 “后来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德文,课余之暇,颇留意于中国文学。有一天在书肆偶得仇注杜诗,又从头至尾细读,从此形成了自己对杜甫的一些看法。……元稹的《杜子美墓志铭》、新旧《唐书》中有关李、杜的记载,都过于简略。为此决意给杜甫作传。 “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花全部精力来做这件事,所以我的准备工作用去了四五年时间。 “我首先做杜诗卡片,按内容分门别类编排,如政治见解、朋友交往、鸟兽虫鱼等。同时,对唐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沿革,也做了必要的了解,国内学者如陈寅恪等人的有关著作,也都读了。另外,对杜甫同时代诗人李白、王维等人的生平、思想、创作情况,也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才开始写《杜甫传》……”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为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是真实性,二是文学性。 1.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是指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虽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做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 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或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或人物特写等。 2.文学性 所谓文学性,就是要把人物写活。即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所写的人物应当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而不是干巴枯燥的偶像或只有动作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如司马迁的《史记》雄视百代,卓然独立于千古,不是偶然的,而是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