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语思维是样炼成的
献给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瓶颈的人
前言
在引导大家了解本书的内容之前,先请各位试着翻译一下以下几个简单的句子:
你舞跳得真好。
你拿了我的铅笔吗?
儿子的鼻子象我。
那首歌是怎么唱的?
是不是很简单?应该是具有初中水平的学生就可以做的。然后再请大家对照以下笔者提供的参考译文:
You re a good dancer.
Do you have my pencil?
My son s nose is from me.
How does that song go?You dance very well.
Did you take my pencil?
My sons nose looks like mine.
How do you sing that song?2010.2
上篇 英语的思维模式
The way of thinking
一、英语是一种世界观
很多人只把英语当成一种交流工具,这种理解是有局限性的。事实上,从本质上来讲,英语史是一种世界观,不仅仅是英语,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反映了这种语言所代表的世界观。
什么是世界观,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医会出现在中国,而科学和西医则起源于西方。世界观不同,反映到语言上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种语言的思维角度与组织结构上。同样一件事物,两种语言可能会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也可能会按不同的组织结构来表述。
认识到英语是一种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改变你传统的学习观念,把学习重点从单纯的词汇记忆以及语法学习上转移到对英语思维模式的理解和把握上。本篇的内容就是用来全面介绍英语所遵循的思维模式及其与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别。
二、中英文思维的差异
学英语的人经常会听到别人说“要用英语思维”,这种说法虽然不准确(在下篇会有详细的论述),但出发点是对的,就是说要从思维的角度来解决学英语难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英语思维?它与汉语思维的差别是什么?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有些人只是简单地把英语思维理解成“语感”,这种说法过于笼统。事实上,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说得清楚,而且还可以通过针对性地训练加以掌握。概括来说,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汉语很直观,在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倾向于用身体可以感受到的动作或表象来直接描述,而英语则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的东西
请看下面的例句:
Help me up. 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weight.扶我一把,看我还能不能站起来
这句话发生的情境是说话的人脚摔伤了,需要别人帮忙把她搀起来汉语用的是“站”这个最直观的词语,不管你是不是因为受伤想站起来还是坐久了想站起来,反正都是站。但在英语中则明确表达了她是想验证自己伤得重不重,自己的脚是不是还能支撑身体的重量,和一般的“站起来”是不同的,所以用了“hear weight,意思更加明确。
再看下面这个例句:
His wife -- back to life.他老婆醒了。
这句话发生的情境是他老婆生孩子晕死过去了。汉语中在此处用的“醒”也是可以表达睡醒的“醒”的,因为特征都一样,就是眼睛睁开了。但英语则明显的把两者区别开了,这儿的“醒”是“苏醒”的“醒”,意思完全不同。
又如:
Have you been educated?你念过书没有?
当然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英语表达为Have you gone to school?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来表达,在文字上都比汉语要更加贴近实质,“读书”则表象化一些。
这个特点也体现在对一些外来词的称谓上。如我们说“口香糖”,是从味道上来定义的,英语则是“chewing gum”,是说这种糖是用来咀嚼的,用来活动口腔肌肉的。不管它香不香。再比如,我们说“红绿灯”,是从灯的颜色上来判断,英语则说“traffic light,是从它的功用上来定义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英语表述的实质性还特别体现在“give”,“have”,“get”,“be”等几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上,下面的章节会做出详细说明。
2.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
先举个大家常见的例子,我们经常说“这孩子。啥时候才能懂事”。“懂事”这个词是比较主观的。什么叫懂事?是知道好好读书了?还是懂得人情世故了?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标准,也会有不同的判断。所以,即使你已经年过30了,所作所为还是不能让父母满意,也还不能算懂事。而在英语中,“懂事”这个词是要译成“grow up”的。它既有年龄的概念,也有表示不再孩子气、敢于承担责任的意思,所以,与汉语的懂事相比,“grow up”就要客观得多。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关于孩子的教育的,除了“懂事不懂事”外,在中国,父母对较小孩子的评价标准是“听话不听话”,是指小孩子应该听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