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三大经济地带学案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考点搜索】
中国存在不同发展地区的原因和主要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讲述我国明显存在的地带性经济差异,并剖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知识纲要
【学习策略】
通过阅读、使用专题地图,比较、归纳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和导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1.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沿海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 黑、吉、内蒙古、晋、豫、皖、赣、鄂、湘9个省级行政区 甘、青、宁、陕、新、川、渝、贵、滇、藏10个省级行政区 经济差异 发展速度 最快 较快 较慢 发展水平 最发达 较发达 较落后 经济地带
经济差异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 最发达 较发达 较落后 GDP(1999) 最多(59%) 较多(27%) 较少(13%) 人均GDP 最多 较多 较少 经济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 最快 较快 较慢 GDP增长 最快 较快 较慢 GDP所占比重的变化 逐年增加 减少 减少
2.三大经济地带的特征和发展
地带 特征和优势 主要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经济地带 (1)主要的农业基地
(2)最主要的工业区
(3)交通便利,海运独具优势
(4)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5)科技文化水平最高
(6)城市分布最密集 (1)能源、原材料不足
(2)北方各省区淡水短缺
(3)环境污染严重
(4)江河下游的涝年汛期防洪问题突出 (1)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建设人才、信息、外贸、国际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3)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革,大力拓展新兴产业 中、西部经济地带 (1)面积广阔
(2)能源和矿产丰富
(3)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食、棉花、油、糖的重要产区
(4)中部地带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
(5)中西部边境贸易有较大优势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基础设施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1)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
(2)改善生态环境
(3)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4)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 例题 1
关于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D.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本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受其影响:①河流多为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中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②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尤其在东部地区,由于距海洋相对较近,降水量在400 mm左右,水草肥美,牛马成群,三河马、三河牛就在该地;③本区农业为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引黄河水灌溉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以及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由此可判断C、D两项符合题意。
答案:CD
讲评:解答此题时,先要引导学生回忆西北地区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和选择项一一对比分析,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2(上海卷)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图1-11和下表回答: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东部 52.42 53.68 58.12 中部 30.92 29.90 27.92 西部 16.66 16.42 13.96
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东 部 483 2080 9483 西 部 255 1060 4052 东部与西部的比值 1.89 1.96 2.34 (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 ② ③ 。
(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 ;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 。
(3)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 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