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母的心 期考试范围及复习
PAGE
PAGE 1
父母的心 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建议
初二语文
主讲教师:李霞
知识要点:
1.了解作者川端康成生平及创作。
2.分析课文的思路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3.了解期中考试的范围,并就一些例题给出复习建议。
基本内容讲解:
父母的心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共同风格。这篇文章充满了“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这正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创作风格。
这种风格,与他的经历有关: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1901年父亲去世,1902年母亲去世,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去世。正因如此,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这篇小说,正是他这种内心渴望的产物。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3—6),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7—12),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3—16),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7),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有一个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影片非常感人,但与文章不同的是,妈妈送走了小强,思考题:妈妈送走小强,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谈谈你的看法。
综观整个故事,作者打破常规思维,从相反的角度(父母本应爱孩子,却将孩子送人)入手,始终牢牢地抓住读者,使人不由得憋着一口气读完,并且回味无穷,心头那份厚重的亲情,那种血浓于水难以割舍的伟大的爱,久久挥之不去。文章语言朴实,实中见真,真中见情,读者在笼罩着淡淡的哀怨氛围中深切感受到了伟大的人间真爱,犹如酌饮一杯陈年的佳酿美酒,心灵受到一次重撞的同时,也得到一次洗礼。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2、送走长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明确:送走长子时:对方的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用次子换回长子时:实在舍不得长子,把他要回来吧,而且他长得像他死去的奶奶。
小结 1、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建议
性质:
2004年11月6日进行的期中语文考试,为阶段性验收练习。
范围:
考查内容为苏教版八年级上1——3单元。
基础部分:
1、字词:1——3单元附录(含文言文和诗词)中出现的词语,
要求会写,会注音,理解词义,能运用。
比如:huì jiù yǒu guò 篱笆 lí ba 骨碌 gūlu 咀嚼 jué 呜咽 yè 霎 shà 刹 chà 蹊跷 qī qiāo 祈祷 qí 枳 zhǐ 曷 hé 字帖 tiè 妥帖 tiē 晕眩 xuàn 笃 dǔ 歉疚 jiù 倔强 jué jiàng 勉 强qiǎng
千锤百炼 云崖 天涯 矗立 伫立 诧异 汗青 熙 狼藉 簌 籁 不能自已 歧路
2、常用成语:理解,运用,改错
一般的考查形式以选择题方式出现选出成语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首先要求要对成语的本意有一个了解,其次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
例子解析:
如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小明因上课说话而被老师批评,下课后他坐在座位上辗转反侧。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