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的设计5层框架综合教学楼计算书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5#教学楼工程
摘 要
此次设计主要对框架结构中轴横向框架进行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和结构计算。在确定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及计算简图之后,首先计算框架结构的层间荷载代表值,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横向框架的自振周期,并使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层间剪力,进而求出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弯矩、剪力和轴力);其次,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对在竖向荷载(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弯矩、剪力和轴力);再次,采用D值法计算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弯矩、剪力和轴力);最后,对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进行组合,找出一组或几组最不利的内力组合,并按最不利组合进行截面设计及配筋计算。另外,还对框架结构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和基础进行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目 录
前言 1
绪论 4
1.工程概况 5
2.建筑设计 5
2.1 建筑总平面设计 5
2.2 建筑方案设计 6
2.3 建筑平面设计 6
2.4 建筑立面设计 6
2.5 建筑剖面设计 6
3.结构设计 7
3.1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7
3.2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7
3.2.1结构平面布置图 7
3.2.2框架梁截面尺寸初估 8
3.2.3框架柱截面初估 9
3.2.4 楼板设计 10
3.3 恒荷载计算 10
3.3.1 楼板类型及选择 11
3.4 层间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2
3.4.1 第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2
3.4.2 第二到四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4
3.4.3 第五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6
3.4.4 计算结果 18
3.5 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8
3.5.1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9
3.5.2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 19
3.5.3 地震影响系数 20
3.5.4 各层位移计算 20
3.5.5 内力计算 21
3.6 横向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及内力计算 25
3.6.1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26
3.6.2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2
3.6.3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6
3.6.4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1
3.7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44
3.7.1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44
3.7.2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44
3.7.3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45
3.7.4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46
3.7.5 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48
3.7.6 梁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48
续表3.23 49
3.7.7 柱轴力计算 49
3.7.8 绘制内力图 49
3.8 荷载效应组合 52
3.8.1 框架梁BC梁端弯矩调幅及内力 53
3.8.2 框架梁梁端弯矩调幅及内力 54
3.8.3 柱B内力 55
3.8.4 柱C内力 56
3.8.5 内力组合 57
3.9 主梁承载力计算 61
3.9.1 确定翼缘宽度 61
3.9.2 各种材料及系数确定 61
3.9.3 判断主梁截面类型 62
3.9.4 主梁配筋计算 62
续表3.33 63
3.9.5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3
3.9.6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 63
3.10 柱截面配筋计算 64
3.10.1 第一层框架C柱正截面 65
3.10.2 第一层框架B柱斜截面 67
3.10.3 第一层框架C柱斜截面 68
3.11 楼板配筋计算 68
3.11.1 A区格板配筋计算 69
3.11.2 B区格板配筋计算 69
3.12 基础设计 70
3.12.1地基处理 70
3.12.2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70
3.12.3 加权平均重度计算 71
3.12.4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71
3.12.5 B轴柱下独立基础尺寸 71
2.12.6 柱下独立基础冲切验算 72
3.12.7 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 73
3.12.8 内柱下二柱联合基础尺寸. 75
3.12.9 内柱下基础抗冲切验算及基础高度 75
3.12.10 内柱下基础配筋计算 76
3.12.11 地梁设计. 77
3.12.12 地基沉降量验算. 78
3.13 一层楼梯设计 78
3.13.1 梯段板的设计 78
3.13.2 平台板的设计 79
3.13.3平台梁设计 80
致谢 82
参考资料 82
建筑艺术 83
前言
1 毕业设计的目的
1.运用大学所学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完成整个毕业设计,以达到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个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施工组织者的工作内容,表达方式和工作步骤。
2.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