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肠》ppt课件

同时也配备了如护理学基础等相关的书籍、杂志、录像等进行授课。 * 同时也配备了如护理学基础等相关的书籍、杂志、录像等进行授课。 * 同时也配备了如护理学基础等相关的书籍、杂志、录像等进行授课。 * 同时也配备了如护理学基础等相关的书籍、杂志、录像等进行授课。 * 同时也配备了如护理学基础等相关的书籍、杂志、录像等进行授课。 * 刻度提示 灌肠的种类 1、大量不保留灌肠 2、小量不保留灌肠 3、保留灌肠 4、清洁灌肠 种类 目的 适应人群 大量不保留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做准备。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高热患者降温 便秘,肠胀气,手术、检查,分娩前,中毒,高热者 小量不保留 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2、排除肠道积气,以减轻腹胀。 腹部或盆腔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年老体弱患者、小儿及孕妇等。 保留灌肠 常用于镇静、催眠、治疗肠道内感染等。 需镇静、催眠、肠道内感染者 清洁灌肠 1、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内的粪便,为直肠、结肠检查和术前做准备 2、稀释肠内毒素 3、物理降温 便秘,直肠、结肠检查,分娩前,中毒,高热者 种类 禁忌症 注意事项 大量不保留 1、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 2、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3、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 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2、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3、灌肠途中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嘱作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4、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小量不保留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1、灌肠液时插入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肠液的注入速度不可过快。 2、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以防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胀。 保留灌肠 对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肠。 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 2、保留灌肠时,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溶液能保留较长时间,利于肠粘膜吸收。 清洁灌肠 禁用清水反复多次灌洗,以防水与电解质紊乱 1、清洁灌肠时,注意观察和记录灌入量和排出量应基本相符,防止水中毒。 2、清洁灌肠患者宜取右侧卧位,便于灌肠液达到结肠深部,每次灌入后嘱患者尽量保留片刻,以达软化粪便冲洗肠道的作用 种类 大量 小量 保留 清洁 溶液种类 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 1、选用“123”灌肠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水90ml 2、油剂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等量温开; 3、各种植物油120~180ml 红藤败酱、 中药灌肠液、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 肥皂水+生理盐水 溶液量 成人500--1000ml 小儿200--500ml 不超过200ml. 不超过200ml. 500ml 温度 39~41℃ 降温:28~32℃ 中暑:4℃生理盐水。 38℃ 38℃ 39~41℃ 体位 左侧卧位 左侧卧位 菌痢:左侧 阿米巴:右侧 右侧卧位 压力 40--60cm 不超过30cm 臀部抬高10cm 压力宜低40cm 插入深度 7--10cm 7--10cm 15--20cm 7--10cm 保留时间 5--10min 10--20min 1h以上 5--10min 溶液对比灌肠 操作流程 (一)评估 病情及治疗情况 意识、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自理能力 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二)计划 向患者解释 护士准备 环境准备 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 0、9%生理盐水。治疗盘、肠道冲洗器、止血钳、润滑油、一次性中单、灭菌手套、清洁纱块、水温表、弯盘、棉签、屏风、便盆、 操作用物 用物准备 治疗盘、红藤败酱、橡胶软管、止血钳、润滑油、一次性中单、灭菌手套、清洁纱块、棉签、弯盘。屏风、便盆、 操作用物 协助排便 准备 洗手 戴口罩 核对解释 嘱排尿 安置卧位 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 取右侧位 挂灌肠袋 润管、排气 插管灌液 拔管嘱咐 嘱患者尽可能 保留5~10分钟 灌肠后解便 一次为1/E 整理记录 操作流程 密切观察液面 下降和患者的情况 灌肠 细菌性痢疾需采取左侧卧位 ? 菌疾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 阿米巴痢疾需取右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