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失调》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失调》ppt课件

* 2、分型 ⑴ 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⑵ 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⑶妊娠期糖尿病 ⑶儿童糖尿病 特异型糖尿病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比较   1型 2型 发病原因 免疫与遗传 遗传与生活方式 发病年龄 青少年 中老年 发病方式 急 缓慢或无症状 体重情况 多偏瘦 多偏胖 胰岛素分泌 绝对缺乏 相对缺乏 酮症酸中毒 容易发生 不易发生 一般治疗 注射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 儿童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 在患病的初期至中期阶段,有关儿童的颈项背部的肤色会变深,表皮的棘状细胞层增厚,看起来好像没洗干净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称为黑色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的疾病,是身体可能患上糖尿病所发出的警告讯号。  如果发现孩子超重或是患有黑色棘皮病症,加上有家族糖尿病史的话,就应尽快让孩子接受血糖检验。若越早控制病情 ,就越能提高疗效。   患有黑色棘皮病的儿童,颈背的肤色会变深,是可能患上糖尿病的警讯。 * (三)、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原则 糖尿病不能根治,一般采用综合疗法,其中,控制饮食是最根本措施。 1、糖尿病的综合调控原则 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 * 2、 饮食调控原则 ⑴ 合理控制总热能摄入:达RNI的80%。 ⑵ 选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吸收较慢的多糖200~350g/日(参考GI)。限制小分子糖摄入。 ⑶ 膳食纤维摄入:20~35g/日。 ⑷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脂肪供热比例<30%(植物油20g) P:M:S = 1:1:1 胆固醇摄入量<300mg/日 * ⑸ 选用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占热能比例的10%~20%,优质蛋白质占1/3。 ⑹ 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VB、VC、钠、钾、镁、铬、锌、钙。 ⑺ 合理进餐制度:3~6餐/日,定时、定量 ⑻ 食物多样化: ⑼ 防止低血糖发生: ⑽ 急重病人在的饮食摄入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和严密监视下进行。 * 膳食计算方法 1.体型及标准体重的计算 2.确定患者标准体重每日所需的热能。 3. 计算出各种热能营养素的供给量。 (碳水化合物占60%、蛋白质15%、脂肪25%) 4.制定每日的进餐时间、次数、能量分配比 * 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俗称“将军肚”,多见于男性。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则对代谢影响很大。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种肥胖很危险,跟心脏病、脑卒中高度相关。 * 鸭梨型肥胖:肚子不大,臀部和大腿粗,脂肪在外周,所以叫外周型肥胖,多见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小于苹果型肥胖。 * 判断标准:≥10%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 * 按其来源可分为饮食(30%~35%)、吸烟(30%~32%)、病毒和感染(10%)、性生活(7%)、工业污染(6%)、酒精(3%~4%)、辐射(1%),其它(6%)。 * 如果能实施这14条防癌建议,将最终可使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减少30%~40%,相当于每年减少300万~400万人。 * 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 起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 相对缺乏所至,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终生疾病。 正常人的体内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为我们的日常活动提供能 量。当我们进食以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 β- 细胞分泌)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经一系列生物化学反 应,为人类活动提供所需能量。 * 当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或者靶组织细胞对胰岛 素敏感性降低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按正常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导致 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异常增高,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发生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糖 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如得 不到很好地控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可导致 眼、肾、神经、皮肤、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 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全世界已有1.3亿糖尿病病人 在中国,糖尿病病人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多,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后的第三大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发病率约3%。 *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