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策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策略

DCS ynamic Condylar Screw System 动力髁螺钉系统 优缺点: DCS 入点高,可在骨折近端增加数枚螺钉固定。 增加了骨折近端的抗屈曲、旋转能力 。 没有解决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AO的两款股骨近端锁钉板 AO的两款股骨近端锁钉板 我们可常用的股骨近端国产锁定板 AO在欧洲测试时失败率较高,可能与国外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提前下床活动有关 PCCP PCCP与DHS比较: 头颈部两颗螺钉,稳定性好,滑动位移更小。 微创植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 Gamma钉(名字由来:形状像希腊字母“γ”) 主钉:近端直径15.5mm,远端11mm,钉体外翻4度。 拉力螺钉与主钉颈干角:120、125、130度三种。 拉力螺钉直径:10.5mm 优点: 髓内固定,切口小、创伤小。 可防止旋转和短缩移位,固定可靠。 缺点: 外翻角度过大有明显应力集中,容易出现髓内钉远端股骨干骨折及锁钉断裂。 骨质疏松、过早负重及拉力螺钉偏离股骨头中心等情况下拉力螺钉容易从股骨头颈切出。 重建钉(Reconstruction Femoral Nail) PFNA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优点: 操作更简单(操作熟练可在30min内完成),创伤更小、出血更少,符合微创原则。可在术后一周实现下床活动。 主钉有尽可能长的尖端和凹槽设计,减少出现断钉及钉尾处再骨折的发生率。 缺点: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如股骨头穿出。 Intertan 和PFNA相比: 固定更坚强,抗旋转能力更强, 有更好的加压作用,更适合于粉碎性骨折的病人 更加适合于老年人 主钉近端为梯形,更好的力学性能 缺点:操作较PFNA复杂, 远端发夹设计避免应力集中 减小骨干骨折的发生率 互锁螺钉有更好的加压作用 更适合于粉碎性骨折的病人 主钉近端为梯形和人工髋关节假 体股骨侧类似,更好的力学性能 JBJS上有篇文章:提高转子间骨折疗效的技巧 1: 合理控制尖顶距(25mm ),预测螺钉切除风险 2: 没有完整的外侧壁,尽量不使用髋螺钉 3: 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使用髓内固定系统 4: 注意股骨干的前弓 5:使用髓内钉时,进针点较确切进针点稍偏内一点 (经扩髓后会向外偏,以防止出现髋内翻) 6: 注意髓内钉插入的轨迹,不要使用锤子将钉子打入 7: 如何避免内翻成角-利用大转子顶点与股骨头中心的关系。正常时两都在同一水平,如果股骨头中心在大转子顶点的远端则表示内翻,如果股骨头中心在大转子顶点的近端则表示外翻 8: 如果骨折轴向或者旋转不稳,远端锁定 9: 锁定时避免骨折端分离 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选择一个合理、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粗隆间骨折行进一步的认识。 * 复位丢失组的9例均另外增加了外侧皮质骨折,其中6发生在术中,3例发生在康复中,而稳定组的57例中仅1例术中发生外侧皮质骨折,外侧皮质骨折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 * * 应《 * * #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 选择策略 临床特点 据估计,美国每年20W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率15---30%,大多数为70岁老年人。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占住院病人30%,每年医疗费用达100亿USD。 转子间骨折治疗新的方向和目标为:采用先进的器材和技术,使骨折获得稳定的复位、确切的固定,不仅避免内翻塌陷,而且避免颈短缩以及外侧壁破裂和股骨干内移。不再接受畸形愈合(短缩,内翻)的手术治疗。 解 剖 解 剖 临床上最常用的有三种即: Evans分型(1949) Evans-Jensen分型(1975) AO分型(1981) Evans分型:定义了稳定与不稳定骨折 第一类:骨折线顺转子间走向 I型:二块型骨折,无移位,稳定 II型:三块型骨折,小转子骨折,轻度移位但可复位,内侧皮质相互砥着,复位后稳定 III型:三块型骨折,小转子骨折,移位但不可复位,内侧皮质不能砥着,复位后不稳定 IV型:粉碎型骨折,四快或以上,内侧皮质不能砥着,复位后不稳定 第二类:骨折线反转子间走向 V型:反斜型骨折,内在不稳定 Evans-Jensen分型:与evans相比除去了反转子间骨折类型,将失去后外侧及内侧(大、小转子及股骨距骨折)支撑的骨折类型定义为不稳定骨折 A1型:经转子的简单骨折(两部分),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外侧骨皮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