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课件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 针灸临床教研室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重点) 目的要求: 1、掌握妇科常用的内治法及代表方药、腧穴。 2、掌握妇科常用外治法的临床应用。 3、熟悉妇科血崩证、急腹证、高热证、厥 脱证的病因、主要表现。 4、掌握中医应急处理。 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颇有特色与优势,体现了从《内经》发展至今形成的治法4个层次,一线贯穿理、法、方、药4个环节的中医治疗思路。 调补脏腑 调理气血 调治冲任督带 调养胞宫 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一、调补脏腑 (一)滋肾补肾 1、补益肾气——寿胎丸、归肾丸、固阴煎 2、温补肾阳——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 温肾健脾——健固汤、内补丸 3、滋肾益阴——左归丸、左归饮、六味地黄丸 滋阴凉血——两地汤 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调肝汤、一贯煎 4.滋肾填津——龟鹿二仙膏、二仙汤 阴阳互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5、阴不敛阳,阴虚阳亢——龟甲、龙骨、牡蛎、珍珠母、石决明 (二) 疏肝养肝 1、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汤、四逆散 疏肝健脾——逍遥散、痛泻要方 2、疏肝清热——丹栀逍遥散、清肝引经汤、 宣郁通经汤 3、养血柔肝——养精种玉汤、杞菊地黄丸、一贯煎 平肝潜阳——三甲复脉汤 镇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4、疏肝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清肝止淋汤 (三)健脾和胃 1、健脾法: 健脾养血——八珍汤、人参养荣丸 健脾除湿——白术散、完带汤 健脾摄血——固本止崩汤、安冲汤 健脾升阳——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2、和胃法: 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竹茹汤、苏叶黄连汤 清胃泄热——加味温胆汤,瓜石汤,沙参麦门冬汤 二、调理气血 (一)理气法 1、理气行滞(与疏肝法同用) 2、调气降逆(与和胃法同用) 3、补气升提(与健脾法同用) (二)调血法 1、补血养血——四物汤、滋血汤 2、清热凉血——清经散、保阴煎 3、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银甲丸 4、活血化瘀 活血祛瘀——王清任的逐瘀汤(血府、膈下、少腹)、生化汤 祛瘀消癥——桂枝茯苓丸、大黄螷虫丸 化瘀止血——失笑散 气——血关系;气血同调。 三、温经散寒 祛实寒——良方温经汤 补虚寒——艾附暖宫丸、金匮温经汤 五、调治冲任督带 1、调补冲任——补肾固冲丸、固冲汤 2、温化冲任——温冲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 3、清泻冲任——清经散 4、疏通冲任——柴胡疏肝散 5、和胃降冲——小半夏加茯苓汤、安胃饮 6、扶阳温督——右归丸、二仙汤 7、健脾束带——健固汤、完带汤 以往多认为肝肾为冲任之本,调补肝肾即益冲任之源。 六、调养胞宫 1、温肾暖宫—艾附暖宫丸、温胞饮 2、补肾育宫—加减苁蓉菟丝子丸、滋肾育胎丸、 五子衍宗丸、育宫丸 3、补血益宫—四二五合方 4、补肾固胎—大补元煎、寿胎丸 调养胞宫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除选源于胞宫之冲、任、督脉之经穴外,还可根据其病机特点,选用相关经脉的输穴,如胞寒,可选关元、气海,针用补法,并加灸;胞宫发育不良可选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子宫穴、太溪、肝俞、肾俞、志室等穴 七、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1、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经后期——滋肾阴养精血 经间期——温肾助阳,活血 经前期——补肾滋阴为主,佐以疏肝 月经期——理气活血调经 2、“三补一攻”法(先补后攻) 3、针刺促排卵 1、补益肾气(阴阳双调;后天养先天) 肾阳不能蒸腾肾阴化生肾气而起。 故补益肾气,常从肾阴阳两方面调补,阳生阴长,肾气自旺。 在调补肾阴阳之中适当加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以养先天. 常用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 针灸治疗:关元、气穴、肾俞、命门、足三里 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补益肾气 (1)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重用菟丝子为主药。 菟丝子120(炒炖)桑寄生、川断,阿胶各60。 菟丝子 《本经》为菟丝子成熟种子。 辛甘平,入肝肾二经。为补肝肾要药,益阴而能固阳。与补脾药相伍,有止泻作用。 “补不足,益气力,汁去面黚”《本经》 “男女虚冷,填精益髓”,“精自出,尿有余沥” 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 补益肾气---寿胎丸 寄生《本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