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代玉牒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玉牒研究.doc

清代玉牒研究 ≥ c;二_ 《白j宁1历专文1七::J完韩啾走2l彦昌鼍e|:}e 摘要谱牒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清代玉牒,是清代皇族的族谱, 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清代玉牒纂修史料价值 谱牒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 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就谱牒的种类而言,不外玉牒,族谱,年 谱.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清代玉牒,也就是清代皇族的族谱.中 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 清代玉牒记载翔实,装帧华丽,是我国唯一一部系统保存至今的皇 族家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2600余册,辽 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 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 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对玉牒这个问题前人已经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主要的有 屈六生《清代玉牒》,鞠德源《清朝皇族宗谱与皇族人口初探》和《清 代皇族人口呈报制度》,周小红《皇族家谱一玉牒》,陆可平《清代 玉牒探析》,何海龙《潜论清代皇族的宗法化》,程大鲲《清代宗室贵 族谥号考》和《清代宗室亲王之封谥》,韦庆远写的《大陆地区现存 明清档案的分布及其史料价值》,刘素芬《文化与家族——顾太清 及其家庭生活》,杜家骥《清皇族宗普(玉牒)的人口资料价值》《蒙 古亲王僧格林沁与清皇家的世代政治联姻考述》《阿拉善蒙古清 廷联姻述评》,汪俊《略论谱牒学在文史研究中的意义》等论文对清 代的玉牒及其制度都有深入的研究.最值得一提的是,南美国学者 李中清,中国学者郭松义主编的《清代皇族人口和社会环境》一书 收入的13篇论文,针对清代皇族这一特定的家族形态进行了多方 面的研究,该书利用了清代《玉牒》及其他档案文书,运用计算机手 段和现代统计学方法,对各种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量化分析,体现 了大陆,台湾和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 ,清代玉牒及其纂修 清朝人关之后,在维护其权力与地位方而,沿袭了中国的封建 制度,吸取了历代特别是明朝的统治经验与教训,改善与完备了皇 族内部的政策和管理制度. 清代的统治者为了划分宗族内封爵等级,维护宗室,觉罗之间 的团结,稳定皇族各支派的袭封秩序,定期分配俸米和俸银,以及 其他方面的利益和权利,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议准每十年纂修 一 次玉牒.在此之前,皇族内部已经建立起来了严格的人口上报制 度.崇德三年(1638年)规定:凡宗籍记载,亲王以下,至宗室所生 子女,年及一岁,许将其名并所生年月日时,母氏某,收生妇某,开 列送(宗人)府,详载册籍.其男室所居妾,腾所者,亦准记籍.如 将未居另室妾婢所m,并抚养异姓之子谎报者,治以重罪.觉罗子 女,年及一岁,照前例记籍.其庶出之子,亦准记籍.如以抚养异姓 之子谎报者,治以重罪.顺治九年(1652年)又作了更具体的规定: 宗室自亲王以下至辅国公,所生子女周岁,由长史司仪长,典仪等 官详开嫡出,庶出,第几男,第几女,母某氏,所生子名某,并所生子 之年月日时,具册送人(宗人)府.镇国将军以下至闲散宗室,由族 长察明,亦照例开报送府,均载人黄册.其收生妇某一并开送存案. 如将抚养异姓之子捏报者,治以重罪.觉罗所生子女,报知各旗首 领.首领于生子三日内,亲加察询:某人某妇于某年月日时,生第几 男,第几女,名某,收生妇某,逐一开录,于每年正月初十日以内,亲 赍送府,编人红册.如迟误不报,报不以实者,首领人重治罪. 顺治九年(1652年),为了维护皇族内部的伦理关系和封建宗 法关系,加强皇族的管理和监督,清廷设立宗人府,掌皇族之属 籍,以时修辑正牒,办昭穆序爵禄,均其惠养而布之教令.每逢玉 牒编修之年,便设玉牒馆,由皇帝钦派大臣组织人力编修玉牒.玉 牒主要记载宗室成员的名字,封爵,生卒,妻室,子女,所受奖惩等 情况.清代将皇族依照血缘而分为两类:以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 克世为本支,称为宗室,以腰束黄带为志,俗称为黄带子;以塔克世 的叔伯兄地位旁支,称为觉罗,定以腰束红带为志,俗称红带子.另 外宗室觉罗有因罪革退者,恐与齐民无别,而对革退的宗室给以 红带为志,觉罗以紫带为志. 清代皇族按血缘远近分为宗室和觉罗.以清太祖努尔哈赤之 父塔克世(显祖宣皇帝)为本支,称宗室,腰间以金黄带标志,俗称 黄带子;以塔克世的伯叔兄弟为旁支,称觉罗,腰间以红带子为 标志俗称红带子.宗室和觉罗的人口材料分别注入黄册和红册. 清顺治和康熙两朝,记录宗室和觉罗人口材料的黄册和红册中只 有满文,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才规定必须使用满汉两种文字书 写.为了准确的统计皇族内的人口出生情况,在各佐领之中,专门 设置稽查幼子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