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喀斯地貌考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表喀斯地貌考察

2012级地理科学专业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之——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 实习报告 地科一班 第五组 2013年11月8日 绪 言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今日我小组带着研究地表喀斯特的任务,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桂林西山公园,攀登了西山公园中的西山和隐山,进行实地考察。老师对地表喀斯特成因、形态和微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内成员通过观察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微形态、成因进行了深入思考,收获颇丰。 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桂林西山公园 实习时间:2013年11月8日 实习天气:晴 19℃ 实习人物:地科一班第五组(共11人) 实习任务:以西山公园为考察对象,主要对西山公园中的西山和隐山进行宏观上地表喀斯特地貌的考察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西 山 公 园 概况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西山公园位于桂林市中心,在秀峰区西山路东段,湘桂铁路西侧,占地125万平方米。西山公园由西山群峰、西湖及隐山组成,里面群峰环绕耸立,西湖、桃花江相应,形成山重水复的奇景。 西山公园还拥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唐代南方五大禅林之首——西庆林寺的原址,现存的1000多件唐碑石刻、摩崖造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整个桂林市最早、最多的摩崖石刻。 25°17′16.3″N 110°16′20.9″E 292M 化学原理: 1、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水对石灰岩的溶解能力很强,即水、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生成的碳酸氢钙溶于水。当温度升高,压力减小时,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又生成碳酸钙,发生沉淀并固化。 2、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尤其是石灰岩分布区,这与石灰岩分布极广且常露出地表有关。 3、水的溶蚀能力、岩石化学性质及透水性对喀斯特地貌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气候因素 1、降水。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大概为1900毫米。 2、气温。气温高,致使化学反应快。 3、气压。气压大,溶解二氧化碳速度快,二氧化碳浓度高,PH值低,侵蚀能力强。 专业链接一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喀斯特地貌成因分析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专业链接二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 初期:地表以溶斗(漏斗)、溶蚀洼地、峰丛石山为主,基座相连 中期:地表以深切洼地、溶蚀盆地、峰林石山为主,山峰孤立 晚期:晚期以孤峰、溶蚀平原为主、孤峰抗侵蚀力强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考察点一 隐山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隐山与桂林西湖相连,岩石为石灰岩。山边有边槽,在固液气相接处二氧化碳浓度高,溶蚀强。边槽与水面有落差,是因为在稳定的地质时期后地面抬升,边槽出露水面,这也可以作为地质抬升的证据。 图一:边槽 重点一 ——边 槽 1、此地为喀斯特地貌,以碳酸岩为主。石漠化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现象,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永州等地。 2、隐山地区有丰富的碳酸盐岩,它具有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3、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分配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 4、广西地区经济欠发达,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出现过度樵釆、不合理耕作方式、过度开垦、滥砍滥伐、烧山毁山的现象,导致土地石漠化,恢复困难。因此人为原因是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重点二——石漠化产生的条件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地质背景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重点三——石芽与溶沟 石芽与溶沟。 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槽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溶沟是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液、侵蚀而成。石芽为蚀余产物,热带厚层纯石灰岩上发育形体高大的石芽常高大数十米,成为石林。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图二:溶沟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重点四——裂隙长树的原因 1.地貌:此地为海相沉积地貌,以沉积岩为主,岩层经挤压、张力作用产生裂隙。 2.气候: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沛。多暴雨,经冲刷,将土壤和养分带入裂隙中。 3.植被:此地生长在裂隙中的植被多为耐旱的植物,生命力顽强。 地科一班第五组出品 图三:裂缝中的植物 图四:裂缝中的根须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地表喀斯特地貌考察实习报告 重点五——溶洞 隐山有六洞,呈向心分布。洞内形成的溶洞现象没有芦笛岩那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