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地黄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保护地黄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一、苗期猝倒病
1.田间症状
若幼胚发病,则胚芽和子叶腐烂而死。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产生水浸状浅黄褐色的病斑,病斑迅速扩大绕茎一周,使茎基部溢缩如线状倒伏而死。
2.发病条件
高湿低温有利于发病,温度在15~16℃、相对湿度在60%~70%易于发病。
3.防治措施
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提高温度。②提前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消毒。③拔除病苗,用绿亨1号3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苗期立枯病
1.田间症状
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随病情加重,病斑迅速扩大绕茎一周,使发病部位溢缩如线。严重时整株青枯站立死亡。
2.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于发病,温度在13~43℃均可发病,所以湿度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3.防治措施
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稍降温度。②及早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消毒。③发现病苗及早拔除,其余用药剂喷防。可用绿亨1号3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三、苗期沤根病
1.田间症状
根部受害,根表皮锈褐色,地上部表现为生长不良,长期不发新叶,发病幼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但发病部位溢缩,病情较重时整株死亡。
2.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诱因,苗床长期处于12℃以下的低温,低洼积水,容易发病。
3.防治措施
在晴天的上午或者下午放风,可以降低湿度。苗床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上。
四、苗期根腐病
1.田间症状
根茎部水浸状病斑,使发病部位变细如蜂腰状,维管束变色,但不向上发展,发病严重时发病部位的表皮脱落,只剩下丝状的维管束。
2.防治措施
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可用绿亨1号5000倍液或杀毒矾1500倍液喷雾。
五、苗期灰霉病
1.田间症状
病菌多从幼苗的子叶、下部真叶或衰老的叶片开始侵染。子叶感病开始褪绿发黄,逐渐变褐坏死腐烂,表面生有灰霉。真叶病斑多呈“V”字形,有轮纹,后期产生灰霉,幼茎多从叶柄基部或有水滴的部位开始发病,呈不规则的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易倒伏,最后产生灰色霉层。
2.发病条件
主要经气流、浇水和农事作业传播。当苗房温度在2~35℃,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幼苗即可发病,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最易发病。
3.防治措施
①搞好苗房的卫生及严格作好苗床土壤的消毒处理。②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带出棚外,并且喷药保护健康苗。③及时提高苗房的温度,降低湿度。④发病初期可用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防治,发病较重可用百霉可湿性粉剂防治。
六、霜霉病
1.田间症状
本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后叶正面初呈褪绿斑,紧接着黄化,最后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在潮湿条件下,叶片背面产生灰黑色的霉层,但遇到高温干燥的天气,则霉层消失;后期中上部叶片上的病斑相互连接成片,整个叶片呈黄褐色枯死。黄瓜整个生育期和整株各叶均可发病,病叶自下而上蔓延。
2.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要求高湿环境,萌发和侵入过程则只有在有水滴的条件下才能完成,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因此,保护地湿度管理对黄瓜霜霉病流行影响很大。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培育无病壮苗。③在晴天的上午和中午适当放风以降低湿度。④采用64%杀毒矾1500倍液、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枯萎病
1.田间症状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解剖病秆可看到维管束变为黄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黄瓜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而以结瓜期为重。成株期发病,初期下部叶片褪绿,最后全部叶片变黄。有时植株叶片不变黄,发病初期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几天后整株死亡。常见茎基部纵裂,有黄色胶质物溢出。
2.发病规律
田间发病主要通过雨水、灌溉、种子、土壤、肥料和昆虫等传播。病害发生和侵染源数量有关,并受下列因素的影响:①发病温度为8~34℃,适温为24~28℃;②多年连作黄瓜,病菌在土壤中积累,老菜区比新菜区严重;③酸性土壤发病重,一般~6的土壤适宜发病;④感病品种病重;⑤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均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培育壮苗;③拔除发病植株,带到田外烧毁,以免传播其它健壮植株;④药剂防治。
八、细菌性角斑病
1.田间症状
此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瓜条。初侵染时叶片上有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凹陷,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后期由于受叶脉的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褐色。当湿度大时,叶背面病部常可看见乳白色的菌脓,菌脓干燥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沫。病斑后期易开裂穿孔。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一张30元钱的牛皮到1000万.doc
- 从一角钱的生意做到一百万.doc
- 从三个案例 看“互联网+”形势下的企业转型.doc
- 从上市公司年报看中国水产转型之惑.doc
- 从下面方框中选择一个适当地词组填空.doc
- 从不足百元到亿万富翁.doc
- 从二本到世界500强 艰辛求职经历.docx
- 从传统商人“变身”网络大亨的背后.doc
- 从传统文化高度 刍议我国中药GMP现状.doc
- 从低价水果到高价罐头.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器工艺流程图.doc VIP
- 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编写组05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 《乡村旅游规划与实践》课件——项目七 乡村旅游商品开发与设计.pptx VIP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测试题.pdf VIP
- 《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 VIP
-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PPT教学课件(全).pptx VIP
- 小学科学实验课学生合作学习策略与互动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测绘工程管理与法律法规 测绘违法案例60讲 5测绘违法案例五.ppt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模板】.pdf
- 政治学05 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文档评论(0)